2010年2月21日星期日

TST L' Eclipse 和牛自助晚餐

L' Eclipse

地址:尖沙咀北京道 8號香港朗廷酒店高層大堂
電話: 2375 1133
貼士: 1.和牛自助晚餐供應時間:星期一至四 6:30pm-10:30pm;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前夕 6pm-10pm;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6:30pm-10:30pm。
2.收費:星期一至四大人$468,小童$268;星期五、六、日、公眾假期及公眾假期前夕大人$488,小童$288。
3.由即日起至 28/2,凡顧客名字有「 L'Eclipse」的任何一個字母,即享有 75折優惠(不包括飲品),只限兩位起
 

和牛的身價高人一等,一塊牛扒等閒花費幾百元,難怪每次酒店推出和牛作主題的自助餐,反應都很熱烈。
像朗廷酒店 L'Eclipse去年首度推出的和牛自助晚餐,好評如潮,今年再度安哥。難得沒有加價,每位四百多元,可以吃盡和牛不同部位的菜式,還有波士頓龍蝦、阿拉斯加蟹腳任食,牛迷怎可錯過。

澳洲和牛吃法多

在尖沙咀吃 buffet,朗廷酒店一向是我心目中的三甲之選,地方寬敞,食物做得細緻,還奉送自選主菜呢。要是推出和牛自助餐,我更加沒有理由不幫襯。
這和牛自助晚餐,每位$468,可以吃足六款以 M9級澳洲和牛不同部位做的菜式,牛面頰、牛尾、牛腩、西冷,食法既有日式壽司,又有西式慢煮和牛面頰、和牛天使麵,連韓式生牛肉他他都有。不用擔心吃勻六款便很膩,失去「戰鬥力」,因部分和牛菜式是頭盤,分量很的骰,一口一件,旨在增加食慾。
重點必吃是熱盤的紅酒燴牛尾,肉質軟腍鬆化,味道香濃;燒和牛西冷更是全場最精彩的菜式,有師傅駐守 counter,現點現切。燒至五成熟,切開仍見肉心透出嫩粉紅色,有肉香而不太膩,肉汁澎湃。

紅酒燴牛尾
牛尾以紅酒和燒肉汁炆至少三小時,肉質腍滑,味道濃郁。

海鮮吧上鋪滿波士頓龍蝦、琵琶蝦、 翡翠螺及阿拉斯加蟹腳,陣容鼎盛。

龍蝦熱情果啫喱
冷盤。底層熱情果啫喱酸咪咪,鋪上紫菜沙律及新鮮龍蝦肉,非常醒胃。

送自選主菜
在四款主菜中自選兩款,有煎羊架及煎虎蝦伴海膽,即叫即做,上桌時熱辣辣。

海鮮也出色

除了和牛菜式,其他菜式亦有睇頭,尤其是海鮮,都是優質貨,波士頓龍蝦、阿拉斯加蟹腳、琵琶蝦,翡翠螺及青口,還有即開生蠔,都新鮮得像剛從大海裏撈上來,溢着海水氣息。
但各位海鮮迷、牛迷記住留肚,因自助餐還包每位兩客自選主菜,有中有西,粵式鮑魚、香煎虎蝦伴海膽、煎新西蘭羊扒及燕窩蛋白布甸,虎蝦爽口;羊扒嫩滑多汁。
更不可錯過的還有中菜廳唐閣炮製的老火靚湯、即叫即做的天婦羅、點心和燒味,可惜已經飽得吃不下。反正今年利是大豐收,一於再訂座與和牛續前緣。

韓式生牛肉
韓式傳統做法,以清酒、梨蓉、奇異果蓉、芝麻及豉油撈切了絲的西冷,口感清新。

和牛天使麵沙律
冷盤。和牛輕輕燒過,入口腍身,下面的天使麵撈過黑松露菌油,芳香惹味。

和牛壽司
選用西冷部位,薄薄一片但不失嚼勁,面層塗了芝麻豉油汁,味道香甜,飯粒再鬆軟一點更佳。

麥餅伴蒜味芝士
冷盤。賣相精緻,一口一件,一層麥餅夾着芝士,一層夾着牛肝菌、蘑菇和車厘茄,配搭有新鮮感。

自助餐枱之間很寬敞,人多時也不怕逼人。

餐廳三年前翻新過,裝潢摩登時尚。

2010年2月19日星期五

CR 華豐(金華火腿聞名)

地址:香港中環威靈頓街一百一十二號
電話: 2544 3466

最愛光顧老字號「華豐」,除了燒臘,做得最好的還有金華火腿。整隻蒸熟了,只選腿中最精美的那條肉,用最快的刀切成薄片。四兩火腿,可以鋪滿雙頁報紙,鋒利的龐馬火腿電器切肉機,也比不上「華豐」的薄。

聽說店鋪要改成茶餐廳,那麼燒臘和火腿檔怎麼辦?會不會因此消失,擔心了一會,今天去到,才放下心頭大石。
原來的檔口保留下來,但全新裝修,乾乾淨淨,旁邊的中東菜不做了,給「華豐」租了下來,成一家頗具規模的餐廳。
這種改變是好的,由只是專做外賣的鋪子,到客人可以坐下來,吃他們剛從爐中燒出來的懷舊金錢雞,真是幸福。
老闆娘高太笑盈盈,身邊的是她的先生。兩位女兒,已長得婷婷玉立,本來在大廣告公司任職,也因為幫父母開新店辭了工。她們本來是學美術的,請設計師在天花上裝瓷花吊燈,壁上舊式牆磚,和傢俬統一成棗紅色,非常優雅。
但食物如何?燒臘和火腿師傅不變,壞不到那裡去,高太還說再過一陣子,有豬肝肥肉塞豬肝的金銀腸供應。

懷舊金錢雞$60

金華火腿炒蛋三文治$25

四寶撈麵$68

「華豐」以金華火腿聞名。

來一個撈麵,鋪在上面的是滷豬肚、豬舌頭、豬肝和鴨腎四寶。喜歡傳統四寶的可叫他們的叉燒、燒鵝、燒肉及豉油雞。
那盅燉湯真材實料,裡面放魚肚、鴨掌、火腿和魚翅,不必加味精,甜得很,售價便宜。不吃麵的話可叫各種碟頭飯,金腿薑粒蛋白炒飯做得出色。
茶餐廳形式,連下午茶的生意也做了,是直線經營(一般只做午、晚兩餐的叫橫線經營)。見有金華火腿炒蛋三文治,弄了一客,他們的火腿已做得出神入化,這道菜的確有水準。愛吃甜的話,可叫加央三文治,高太在數十年前從新加坡友人那裡學到,自製來賣。試了一客,連我這個新加坡人也找不到毛病,非常正宗。
有時間,來這裡慢慢歎,趕上飛機的話,我會請大師傅為我片幾兩火腿打包,登機後拿來送酒,引得空姐也流口水。

 

深圳 華.美術館

Peter Wong@ LifeStyle Journal

就近時尚美術館 

 

「華.美術館」位於深圳地鐵華僑城站附近。建築風格上,可以說與「水立方」有幾分相似。外觀上,美術館是一個盒的樣子,外牆由很多大小不一的六角型所組成,相當有型格。而在美術館旁邊更有一座國家級的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展出的是一些抽象黑白畫。

 

如果你要我挑就近時尚的美術館﹐我的答案不在香港,在深圳。它的名字叫做華.美術館。先不說它奇特外形和空間感舒適的內部﹐起碼近半年我在那�已經看過兩個很不錯的展覽﹐都很時尚。先是去年下半年的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師中島英樹(他是Ryuichi Sakamoto的御用平面設計師)。再來便是現在至312日舉行的「唸」影「度」形—香港攝影七人展。

 

說這個攝影展時尚﹐是因為它網羅的七位香港攝影師都是時尚及廣告攝影的中堅分子﹐分別是朱德華 Almond Chu、鄧鉅榮 Ringo Tang、陳華熙 Justin Chan、沈隆 Jimmy Ming Shum、何耀燊 Rensis Ho、李錦棠 Roy Lee及已故的鄭智聰JC ﹐他們的工作範圍包括藝術、廣告、時裝、視覺廣告及錄像等。

 

展覽選取了七個攝影師近二百件攝影作品﹐可以說是內地首個大型聚焦香港時尚攝影工業的展覽項。當然﹐有這個機會﹐攝影師都不會只把自己的舊作品放出來擺擺就算 ﹐很多都把他們鮮為人見的作品呈現出來﹐反而是把時尚和藝術的界限模糊化了。

 

例如Ringo一組名為「Sail of Life」的舞蹈錄像及圖片﹐還是我有份參與幕後的工作﹐記得我們是在八號風暴底下到大嶼山拍攝。錄像部分已經參展﹐但圖片還是第一次公開﹐看�它們貼在壁上觀﹐舞蹈員隨風輕舞﹐衣衫流雲﹐感覺又完全不一樣﹐更多了一份夢幻的意識流在美術館�面隨意飄游。這系列毫不時尚﹐但必然能夠打動自命時尚的人的心。

 

此外﹐叫我印象很深刻的還有已故的JC所做的人像作品。看�這一系列刻意特寫那些明星頭像的圖片﹐加上偏色的處理﹐你會發現﹐屬於JC的風格已經不知不覺間成形。而風格從來都是堅持累積而來的﹐JC雖然英年早逝﹐但已經在人間留下難忘印象。

2010年2月12日星期五

吉列

吉列(Cutlet)源自法文的côtelette,原本泛指肉片,現已特指經油炸過後的肉片,常見於日本料理。吉列通常是將主料先沾上麵包糠再放於熱油中,炸至外脆內嫩。吉列的主料有很多,例如豬排、雞排、魚、蝦及蠔(牡蠣)等。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跑馬拉松亂飲食礙體力 能量食品飲品搶水份

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不少人擔心馬拉松賽事期間肚餓,會帶備香蕉或能量食品,例如 power bar,但其實沒有必要,「如果有足夠訓練,跑緊唔需要食嘢, power bar係濃縮食品,會攞走好多水份,啲水份去晒消化系統,好似腸臟同個胃,肌肉系統少咗水,反應會慢咗。」他建議跑手若必須食用能量食品,應在水站前食完,再補充水份。

鞋帶綁兩個結免甩脫

至於運動飲品,雷雄德指運動飲品含 6%糖份,賽前應試飲,「平時要飲吓,唔係到時腸胃會唔適應。」平日慣飲咖啡者,比賽當天可照樣飲用。他說,眾多飲品中,紅牛危險性最高,咖啡因含量相等於兩至三杯咖啡,「咖啡因係利尿劑,會令水份流失,做耐力性運動嘅時候可以加速脂肪代謝,但同時會令人容易虛脫。」

其中一個小問題,過往經常出事,「年年有人跑跑吓甩鞋,我都唔明,其實綁兩個結咪得囉,又見過有人着行山鞋跑,行山鞋鞋底太硬,會足弓發炎。」

完成賽事後,免疫力會下跌,最重要是保暖,「有啲人冇受傷都會即刻走去做物理治療,覺得畀咗錢唔好執輸,但呢種係被動式嘅放鬆法,只係呃咗神經系統,以為已經舒服咗。」他表示,肌肉需要 6至 8小時恢復,完成賽事後應多飲水,食用碳水化合物,然後「大覺瞓」,讓身體充份休息。

他又說,全程馬拉松要在 9個月前開始訓練,半馬拉松需在 6個月前訓練,未開始訓練的選手,要懂得放棄比賽,「生理、心理都唔配合,好多時係報咗名,諗住唔好嘥咗幾百蚊,有乜嘢事就累人累物。」
他解釋,即使 10公里賽也要在 3個月前開始訓練,「練氣你係真係要去跑,唔可以走咗去踩單車,每個星期兩至三次,每次 30至 45分鐘,另外亦要做肌肉訓練,因為肌肉要夠力先可以支撐到個身體。」

2010年2月1日星期一

CR 波記

地址︰中環士他花利街(余仁生旁)
電話︰ 2544 5923
營業時間︰ 11:30am-2:30pm
平均消費︰$30

鑊氣十足

食物全由張仔主理。他在這店做了近廿年,不論春夏秋冬,都穿著背心內衣,在熾熱的火水爐旁,拋鑊炒粉。
只見他一起手,加少量油到鑊裏,爐火立時蓬蓬作響,鑊底燒得通紅。左手倒下河粉,右手拿着鑊鏟,拋炒幾下,再倒入另一盤料頭,有韭黃、葱、洋葱、銀芽和預先炒至半熟的牛肉,下醬油調味上色,前後不用三分鐘,一碟香噴噴熱辣辣的乾炒牛河便上碟了。
河粉端來條條分明,色澤均勻,有些還微微起焦,特別香口。河粉看似油潤,可是碟底油卻不多。吃一口,河粉爽滑有韌性,有少許米香。但牛肉一吃就知用梳打粉醃製過,肉味淡。
「好多人話我哋的乾炒河好食,其實麻麻哋啫,始終賣得平,用唔到靚材料,不過成本內可以做到的,我們都會盡量做。河粉、醬油、銀芽等通通都是附近街市的靚貨。」其中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阿姐說。
這街市貨,包括老字號近記每日新鮮送來的河粉和經自家調味的興隆醬油,加上師傅炒功了得,使乾炒牛河成了波記的獨特招牌。即使每日開三小時,光是河粉就用上五十斤,牛肉也超過十磅,日賣四五十碟乾炒牛河。

預早「執碼」,有牛肉、洋葱、銀芽等,增加效率。

一日用 50斤河粉。

只供應炒粉麵及碟頭飯。

蝦膏炒飯$24
飯是阿姐們早上七點煲好,再攤涼的,是新鮮的冷飯,炒得粒粒分明,很惹味。

傳說由一位名叫許彬的廣州商人於日治時代創製。當年百業蕭條,許彬被迫結束生意,在一條巷仔設攤檔賣粥粉麵。有一次,有位漢奸到店子點叫濕炒牛河,但用來打芡的生粉剛好用完,當時宵禁,不能即時外出購買,許彬惟有直說河粉已賣清。怎知那漢奸卻執意要吃,又拔出手槍威脅他。
他情急智生便想出用「乾炒」——以油鍋爆香葱頭,再把河粉、芽菜及泡過油的半熟牛肉下鍋炒製。漢奸嘗過後,稱其一絕。從此乾炒牛河便風行廣州,至今歷久不衰。

乾炒牛河美味標準

河粉:要有米香,質感幼滑帶煙韌。炒得條條分明,豉油均勻地上色,沒有帶白,入口濃淡適中。要油而不膩,吃完碟底幾乎沒有多餘的油方為佳。

牛肉:新鮮嫩滑,有牛肉味,忌以梳打粉醃至毫無口感。其他配料如芽菜、韭黃也要爽嫩。

唯靈論乾炒牛河:「一定要夠油潤,用豬油炒最好,夠油又夠香。從前富麗華酒店老闆傅蔭釗仲奄尖,要求河粉條條都兩面起焦,極考廚師手藝,令他家的廚子大叫救命。牛肉用梳打粉醃也不是壞事,但要用得適量,且不能醃製太久。最討厭有些大酒家,預先醃好大批牛肉,放兩三天才炒,牛肉都變成腐屍了,點會好吃?」

吃乾炒牛河,河粉、牛肉之外,鑊氣也是重點,這邊廂師傅蓬蓬蓬在兜炒,那邊廂已端到桌上,是聽得到、聞得到、吃得到的美味。
這樣富風味的大牌檔乾炒牛河去哪裏找?到中環的波記吧。

火光熊熊,鑊氣十足,現炒現吃,是波記最大的特色。

為了應付午市大量客人,早上七時,五位阿姐已開檔,預備材料。

四十年老字號

波記,在中環屹立超過四十年,但認識的人卻不多,因她位置隱蔽,躲在皇后大道中余仁生旁邊的冷巷,就算是天天來光顧的白領,也不知其芳名。
她是區內碩果僅存的鐵皮檔,亦甚有性格。一、每日只開十一點半至兩點半,一天只做三個鐘生意;二、獨沽炒粉麵碟頭飯,全部在大牌檔內即炒,新鮮熱辣。三、沒有冷氣,坐的是摺枱摺櫈,亦無招呼可言,繁忙時間擠到不得了,落單都要等,話之你是銀行大班,待遇一視同仁。
店子由波叔開創,他過身後,交由五個女兒打理。她們既是夥計,又是老闆娘。來光顧的人,對幾位粗聲粗氣的阿姐早已見怪不怪。心甘命抵來幫襯,原因除了收費平絕中環,廿零蚊一碟,更因為這裏的食物鑊氣、火候十足。

MK 蘭亭咖啡閣

地址:旺角花園街 114號
電話: 2394 7163
營業時間: 6am-9:30pm

因為辛苦,所以更加珍惜對方,更加看重家庭。對他們來說,蘭亭是事業,但家庭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現時唯一的兒子在外求學,只能每天通電話、寫電郵聯絡。在香港,唐氏家庭就是他兩夫婦。
二人結婚二十八載,記者跟他們去食晚飯,眼見做丈夫的每次夾菜都先夾給妻子。翻他們過年放假時去旅遊的照片,每張都見到他們甜笑。現代人合則來不合則去的兒戲婚姻態度,對他們來說,是天方夜譚。唐太說:「我信『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為了家庭,他們還定意只要兒子畢業後決定留在加拿人落地生根,他們便結束生意過去陪他。
「沒有甚麼比家庭更重要。有開始便有終結,我們雖然有緣接手蘭亭,但一樣會結束,只差幾時。」唐太重複的道:「一家人在一起,在哪裏都可以,食豆腐都好好味。」
工作重要,但不用為此改變自己;賺錢要緊,但賺少些一樣輕鬆自在;家庭重要,但不值得為事業犧牲。旺角的蘭亭不 MK,正正反映出唐生唐太的性格和處世態度。他們那一套,未必跟香港世情那一套接軌。你說他們不合時宜?記者卻相信很多人心底裏其實暗暗地羨慕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食物篇 自家製作與少量生產

茶餐廳賣的食物,款式間間差不多。蘭亭賣的,也沒甚麼特別,特別之處,未必是肉眼看得見的,要細心品嘗才品味得到。提提你的是,除了方包,店裏所賣的西餅麵包全部由店後的餅房現製,每次只出爐一小盤,賣畢再焗,至下午五時停工。當中以蛋撻和雞批最搶手,售完即止。

1香滑奶茶
用黑白淡奶沖的奶茶,由唐生調製,香滑味濃。$11
2紅豆冰
紅豆大大粒,有咬口。$16
3檸檬西洋菜蜜
茶餐廳健康之選。$14
4香濃咖啡
濃重的咖啡味,為一天提神。$11
5西多士
麵包塗上牛油和花生醬後蘸蛋炸成,特別之處是所用的糖漿是韓國原糖漿,比一般用的太古糖漿稀身,沒那麼口。$16
6雞批
餡料由唐太改良自製,雞胸肉切粒,火腿切小片,混入忌廉蘑菇湯,濃厚實在,頗飽肚。$8
7鮮牛油菠蘿包
蘭亭的菠蘿包,全日新鮮出爐,難得的是「菠蘿皮」不會一咬便碎掉得一地都是。夾上鹹味牛油,好味!$7
8酥皮蛋撻
唐太隔天搓酥皮,層次分明,只嫌焗好酥皮略厚,亦偏甜。$4
9咖喱牛腩飯
咖喱配方由唐生的印度妹夫提供,由超過十種香料混合而成,為適應港人口味,加了少量椰汁。香料味重,絕非市面普遍吃到用現成咖喱粉煮成的咖喱。送老火例湯或咖啡、茶。$30
10鮮茄洋葱豬扒飯
豬扒用人手錘,肉質鬆軟,加黑椒、香草同醃,很有肉味。送老火例湯或咖啡、茶。$29
11炸紅腸
不太餓時的口痕小食。$12
黑椒牛扒
跟豬扒一樣用人手錘鬆,黑椒味濃。$12
鮮炸雞翼
即叫即炸熱辣辣。$16/2隻
12叉燒乾炒意粉
因為嫌燒臘店送來的太乾太嚡,所以連叉燒都是自家焗的,色澤偏淡,但肉質軟。下午茶時段(下午二至六時)送老火例湯或咖啡、茶。$28

旺角,代表着人擠、口雜、車多、凌亂、年輕、趕潮流。
說人家「 MK」,腦海裏幾乎立即彈出一個金毛、吸煙、講粗口、印印腳、爛撻撻的年青男子形象。
這區的食肆,順應環境,難免是要乘着人流用一頓飯時間做幾轉客盡量賺錢的粉麵店和茶餐廳,或針對年輕顧客群開得快結束得亦快的廉價潮流小食和飲料店。
偏偏就有一間蘭亭咖啡閣,花樣年華式的裝修,老闆和老闆娘斯斯文文陰聲細氣,唔該前多謝後。
講話大聲點的,幾乎會覺得不好意思入去幫襯。
如此不「 MK」,卻一直在旺角屹立不倒,轉眼四十年。
成功,不一定要自己去遷就環境;只要知道自己要些甚麼,用自己的方法去追尋,一樣可以。

環境篇 原來可以這樣!

三點三,下午茶。
蘭亭的客人一個接一個入來,卻又不至於要四人枱坐六個人的「舉手維艱」。
人客多是單身一人或成雙成對,絕少三個或以上成群出沒的。一個人,無語,閱報、嘆茶;兩個人,喁喁細語,食碗麵、吃個蛋撻。
客不多時,老伯坐下來也不急着點吃的,亦沒有人催促他,先打開報紙讀一讀,十五分鐘後才施施然要個菠蘿包和熱奶茶。
客人多時,中年人眼見樓下沒空位,會自動自覺走到樓上雅座。
有時未能坐下慢慢嘆的,行經便熟不拘禮,自己伸手往門外的餅櫃取蛋撻,膠袋也不用,然後點一杯凍咖啡外賣,即自顧自在門外吃起來。
這就是蘭亭的風景,別說粗口橫飛,連一般旺角茶餐廳要放開喉嚨講話的場面都欠奉,甚至比繁忙的星巴克還要安靜一點。
坐在近門卡位,傳入耳邊的,反而是「卡位請坐吖」、「阿珍唔該幫幫手」、「一個蛋撻好呀,請等等」、「多謝晒, Bye Bye」之類的溫柔語句。忽然記起去過蘭亭的網友雪妹寫道:「一入去,我問個收銀,收唔收五百蚊紙,我得一張五百蚊喺身。佢好好笑容、好好禮貌,話收。佢係瘦啲嘅男人,唔知係咪老闆。」
沒錯,那個高高瘦瘦講話斯文有禮的,就是老闆唐耀德。
「你如此斯文如何在旺角區立足?」記者問他。
「還不就是這樣在旺角做了這些年。」他答記者。
就是這樣,堅持自我,你有你講粗口,我繼續我陰柔。原來做人、做生意,不一定要遷就環境,只做自己都可以;跟我們從小學習、熟悉的那一套適者生存論,很不一樣,卻也是生存之道。

單身客人很常見,偶爾也會跟鄰桌或搭枱的客人聊天。

這牆磚,裝修兩次都沒拆掉。

包餅全部自製的茶餐廳,在旺角已買少見少。

看,蘭亭真的可以媲美星巴克,環境寧靜得客人可以帶手提電腦來工作。

舊式鑄鐵枱,方便客人在枱底放報紙雜誌,一用四十年。有時客人閱畢亦懶得拿走,下一轉的客人可以自便。

人事篇 我不是 MK人

唐耀德本來就不是 MK人,他甚至不是飲食業出身的。
蘭亭原是姻親的店,八九民運後,對方想移民,便將餐廳頂讓給他。
「人生不到你猜度、計劃。我做過建築顧問、成衣採購,又開過中西藥行,那時機會來到,太太又贊成,便頂手來做。」
唐太謝培惠當時做秘書,兼職幫朋友的餐廳做會計,發覺飲食生意現金流快,利潤不俗,大有可為。加上自小愛烹飪,所以當機會出現,她便鼓勵丈夫轉行。
「初初以為他一個人都能管理好鋪頭,誰知不是那回事。」她說,接手後一個月,餐廳運作混亂到不得了。
混亂是當然的了。茶餐廳出品多,他們又自製包餅,一個外行人,要依賴師傅,難免給人欺負。唐耀德記得,「真正落手做才知道控制出品質素、處理客人投訴、應付爆水渠等突發事情,通通都不容易。」
唐太見到,二話不說辭掉工作。「他是我丈夫嘛。」她也顧不得環境複雜,落鋪頭幫手。「初初聽人講粗口,覺得好核突。」
「以前樓面、客人全是男人,個個嘴裏叼着煙,我們卻從不抽煙。」唐耀德補充,「晚晚回家洗澡首先要洗掉一身煙味。」
又試過有樓面員工跟客人吵架,吵着吵着還動手打起來。「起因可能只是講跑馬,心水不一就打架,打完那員工翌日都不敢上班,怕對方尋仇。」這些陳年舊事,現在說來,唐太還似在說怪談,皺眉、搖頭,難以理解。
這些旺角的平常事,在唐氏夫婦眼到,絕對不平常;只是花了超過三十萬頂手費,又不得不硬着頭皮繼續做。「直情是合上眼去做。」還阿 Q地想:「當這是見識一下人生百態的機會。」
見識還見識,他們寧願被「邊緣化」,都不想被「同化」。「他們有他們的文化,我不理,我只做自己。」所以,別人講粗口,他們依舊多說「唔該」、「多謝」、「再見」;員工、客人食煙,他們只吃二手煙;有人吵架,他們請大家到門外吵。
二人雖然善良,但不代表一味逆來順受、委曲求存。樓面員工離職,唐耀德決定打破傳統,換上女樓面。「男客再粗魯,對着女人,總會收一收火。」唐太在旁附和,「是啊,外面的小巴司機,對我說話都會收起粗口。」愚公可以移山,鐵柱可以磨成針,自此客路改變了:許是原來的客人不好意思再「出口成章」,許是說粗話的客人轉移了陣地。現在在蘭亭,大搖大擺講粗口的,分分鐘招來其他客人的奇異目光。
「不過多了女員工,又開始多是非,呵呵呵。」此時此刻,怪談已可當笑話講,只要堅持得到只做自己。

做自己才能笑開懷。

看唐氏夫婦文質彬彬,怎猜得到他們是旺角茶餐廳的老闆。

十七八年前唐耀德已轉用女人做樓面。

坐樓上雅座的客人,記得感謝阿姐不辭勞苦的送餐。

經營篇 做生意不能計太多

人事管理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固然是學問,經營方法都很重要。
一間餐廳要成功,最起碼要食物美味。不過兩個閒來只在家裏煮幾味的人,要應付茶餐廳的出品,一樣格格不入。外行人管內行人,難免會被欺負,即使你是出糧的老闆!
「初時做餅師傅好忌我倆,我們一進廚房,他們便停手不幹。我們只能當看不見。」唐太說時一副無奈表情。「我提議改良,他們只會說:『一直都是這樣做。』」
於是,她不求人自己動手做。「我嫌以前的撻皮層次不夠,不鬆化。」她便日日在廚房做實驗試整蛋撻。「我覺得自己好勇敢。」嫌雞批的餡死實不夠滑,她索性自己調製餡料,又將本來切碎的雞肉改為切粒。「要做到忌廉雞湯般滑才好吃。」唐生呢?也沒閒着。雞扒、牛扒、豬扒全是他自己落手醃的。
那豈非不用師傅了?
「當然不是,只是我們和師傅分工,講究的自己做,機動性的他們做。」撻皮、批餡、調味都是講究的;錘豬扒、焗蛋撻、炒意粉等便屬機動性的。
出品質素如何,除了製作方法,原料亦重要。夫婦倆就不理其他行家怎樣省錢,自顧自入泰國米、澳洲牛油、韓國糖漿等。「金源都說茶餐廳用不着煮金象米。」再者,普羅客人都未必懂得用了鬆肉粉和手錘豬扒的分別,唐耀德卻一意孤行。「自己都會吃,總不能太差。」成本貴?「不能計太多,一計就不會用。」
做生意,不能計太多?他們就是不計算。
旺角人流以年青一輩為主,但他們從沒打算賣他們排隊買的新潮小吃。「都不合我們餐廳風格!做不到他們生意便不做算了。」鄰店轉手三次,每次都是老闆不計成本製造高人流,然後將餐廳高價頂讓。「我們不懂炒賣。」別些茶餐廳午餐要四五十元,他們的卻不用三十。「其實經濟並不是眼見的好,遲些才加一兩元。」
香港地,做生意的幾乎個個以賺錢賺到盡為目標,這個老闆一樣堅持自己,賺夠就算。「客人食得開心,我搵到錢之餘,還得到心靈滿足。」唐耀德會阿 Q地想:「人家投資幾百萬的餐廳,做幾個月便結業;我們卻做到幾十年,都 OK吖!」
說來也是,開業一二三個月便消失的餐廳隨街都是,他們倆租鋪營業卻安全過渡金融風暴、九一一、沙士、金融海嘯……而且只營業至晚上七點,在旺角這不夜天!

蘭亭不 MK,客也少見 MK人。

唐氏夫婦經常在廚房流連,親自處理食物,確保出品質素。

米、牛油都要不計成本用好的。

小貓也在冷眼看世情。

奶醬包雖平凡,卻是很多人的心水。

連遊客都忍不住寫下「推薦信」。

蛋撻皮是唐太在早上親自搓好再雪過夜備用。

夫婦篇 簽婚書已知道一世對着他

晚上七時收鋪,是為了讓夫婦二人可以有餘暇拍拖。
三年前敵不過客人要求,才延長至九時半;不過一星期總有三四日,找親戚來上夜班,自己則五時便離開,比以前收七點還要早走。
「要做運動減壓嘛。」唐生唐太笑着的說。做完運動,住九龍的他們,又會專程開車到港島撐枱腳,享受生活。「要做,生意可以做足二十四小時,但有沒有必要?兩夫婦,一定要有二人時間相處。」即使他們已日日在餐廳對着共事。
想當初唐太辭職全身投入老公的餐飲事業,已不怕跟他朝夕相對。「唏,簽婚書時已經知道要一世對着他。」一起工作亦不怕多爭執。「一張眼就見面,有甚麼好爭執。」偶有齟齬,反而因為要一起工作而很快和好。「共事就要溝通,一說話就沒事了。」
「我們真的很少吵架。」唐耀德摸着頭說,然後望着太太笑。
「在蘭亭,我們親身體會到對方的辛苦,就會更加珍惜對方。」唐太笑罷說。
以前,兩個人都是五時起床,未夠六時便回鋪頭準備,一起努力至收鋪。但近年年紀大了,唐太身體轉差,便開始分段工作:唐生先回店,唐太十時接班,唐生下午三時再回來,有親戚幫手的那一天便一起收五點,不然太太先落場,唐生則繼續留守。
「睡得少,又沒有假期,的確辛苦。」

CR 品越

地址:中環士丹利街 34-38號 1樓
電話: 2815 8863
營業時間: 11:30am-11pm
平均消費:$80

繼早前過江龍 Pho24及本地薑 Dalat之後,最新加入戰團的是上周在中環開業的越南菜館品越。
這店是本地薑,跟走大眾化路線的浦和日本料理和新竹源越南餐廳屬同一集團,起初對她沒有太大期望,但試過之後卻有驚喜。
裝潢沒甚麼特別,地方不算大, 1,600呎的面積容納 90人,可以想像在中環的午市時段非常擠迫。菜式選擇比想像中多,沙律米紙卷小吃湯粉三文治主菜,超過 60款。
從一碗生牛肉湯河粉便可看出一間越南菜館是否對辦。
湯底味道香濃有肉味,原來師傅以 100斤新鮮牛骨、老雞、豬骨和香草一起熬超過 20小時。金邊粉爽滑,美國肥牛夠腍身。以$38/碗來說,很抵食。其他菜式也有板有眼,燒湄公河大頭蝦,蝦頭很香,肉質彈牙,蝦膏鮮甜。
菜式有板有眼,因大廚是曾經在芽莊掌廚六年的 Jacky Chu,經驗豐富,加上他曾經在越南胡志明市學師,部分材料堅持從越南入貨,如拉椰、藕苗、乾葱等,口味比一般越菜館正宗。

河內生牛肉湯河粉$38<br/>湯頭鮮香濃郁,河粉爽口,美國肥牛嫩滑,若香草和芽菜多一點更佳。

    河內生牛肉湯河粉$38
    湯頭鮮香濃郁,河粉爽口,美國肥牛嫩滑,若香草和芽菜多一點更佳。

    燒湄公河大頭蝦$98/隻
    大頭蝦足足有 8、 9吋長,蝦肉爽口彈牙,有肉汁,因為師傅特別在蝦上鋪了麵包糠才焗,以防肉汁流出。

    鮮蝦藕苗沙律$48
    藕苗從越南入口,口感爽脆,配鮮蝦吃,味道清爽。

    龍脷魚米紙卷$43
    以米紙卷包着炸過的龍脷魚,蘸酸汁吃,非常開胃。

    裝潢一般,枱與枱之間的空間不多,繁忙時有點擠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