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0日星期六

沙螺洞周潤發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 50後的周潤發,演過賭神,扮過龜仙人,還演活了孔子。從影逾 30載的發哥,順天而行,漸漸退下來。陶淵明誤入桃花源,最後歸園田居,可是發哥還未想到退休,但他在大自然和黑白相片中找到現世天堂。由被拍者變成拍攝者,角色轉換,心態隨之而變。水銀燈下五光十色,再璀璨也會膩,黑白世界之美不在於極端黑與白,而是追求中間灰之美。

大隱隱於市,石屎森林也有塵世天堂。天堂藏身荒村,荒村名叫沙螺洞。一年才拍一部電影的發哥,這天帶齊架生拍照去。車子駛上羊腸小徑,一路顛簸。抵達目的地,野狗零落,如入無人之境。再走約半小時,終於來到目的地──鶴藪水塘。
沿路找獵物,行行重行行,又踎又跪攀山涉水尋角度。

攝影悟黑白灰人生

發哥對黑白相情有獨鍾,愛其黑與白之間的灰,從中領悟人生大道:「每件事對與錯,其實中間有好多灰階。」 攝影:周潤發

10年前發哥迷上攝影,玩菲林機,只拍黑白照。一大清早就出發獵影,等上大半天,一張起兩張止。這天在水塘忙了個多小時,拍了四張。算多了。
激流冲石。發哥眉頭緊皺,拿着測光錶測光,度位,換鏡。放眼盡是枯枝殘葉,說不盡的荒凉,在黑白世界卻是另一片光景。
「黑白相唔係我哋肉眼睇嘅有色彩嘅嘢,係要入咗另一個空間去睇。我鍾意黑白相因為佢唔係極黑極白,而係追求個中灰,最美嘅就係嗰個中間灰,個灰階係好長好長。每件事對與錯,其實中間有好多灰階。」
黑與白中間有灰,起點與終點之間有過程。極端的美在於一瞬即逝,惟獨冲積過程漫長。發哥說:「水銀燈下五光十色嘅生活,我已經過咗好耐好耐。人一定要有個平衡嘅,我覺得攝影同鍾意大自然係我嘅根。」

一生精采順應天命

發哥是 50後,今年 55歲。去年他用匆匆數月走過孔子的一生,孔夫子曰五十而知天命,發哥亦然:「再遲啲就耳順( 60歲)喇,要聽人講,家咪聽天由命囉,抱住平常心。每個人都有佢嘅功用,好似周潤發生咗出嚟,由電視做到電影, 30幾年嚟淨係做呢樣嘢,咁我覺得呢樣嘢好適合我,令我可以安居樂業,我亦樂此不疲,同黑白相個要求一樣,不斷都要磨練學習。」
本是南丫島原居民的發哥, 17歲輟學,由 bellboy做到國際巨星,看似刻意經營,發哥卻是漫不經心:「嗰陣我同金公主冇約,就去咗美國,唞咗兩年學英文搵機會,好好彩俾我拍到第一部戲,其實嗰個係我人生最大嘅轉變。由頭到尾我嘅性格冇變到,我冇好大嘅理想,冇野心,冇刻意去做啲乜嘢,係環境、條命、好多貴人帶住我走。我都冇腦嘅,有乜嘢諗啫?哈哈!你最好要我拍戲,拍完戲我就瞓覺。」
80後有條件講理想, 50後,講生計。發哥說:「嗰時精神生活都係工作囉,嗰陣就係去搵錢,最緊要老闆賺到錢,老闆賺錢呀,咁先有戲拍。」

欣慰 80後關心香港

80後手挽手在立法會門外示威,齊齊反高鐵保衞菜園村,令發哥深受感動。 資料圖片

眼看一班 80後年輕人為反高鐵拋頭顱灑熱血,發哥感謂:「每個年代都有啲有理想同對社會有訴求嘅青年,我哋嘅年代都有天星碼頭( 66年反對天星加價)、保釣。
「我哋又唔識,一出世就因為窮要不斷做嘢賺錢,家香港環境好咗,咁佢哋嘅理想可能同我哋唔同,但多啲年輕人關注社會係好事,起碼佢哋對一個地方有關心、有愛心。
「我見過一個 10幾歲嘅,佢學都唔返、或者放咗學就揸架相機拍呢啲咁嘅嘢,有次走咗去內地聲援,俾人拉咗入房,佢好驚返唔到嚟……幾欣慰 o架,你唔好以為呢班人唔識嘢,其實佢哋對社會嘅關懷比大人仲犀利。」

沙螺洞私訪記

3:19pm 《抵達古村》
進入沙螺洞村,發哥指着村民遺下的告示念念有詞:「有意思,得閒嚟欣賞吓,幾百年。」

3:20pm 《五星公廁》
發哥對這五星級「公次」很感興趣,還寫明不准大便。裏面只有一個桶載小便,用作施肥。

3:21pm 《發現農田》
沙螺洞村雖已荒廢,但不少有心人來此開墾荒地耕作,發哥自言也希望將來能夠歸園田居。

3:26pm 《冰冷爐灶》
村長這天沒開檔賣山水豆腐花,發哥摸摸冷冰冰爐灶說:「唔熱喇,佢哋都走咗好耐,凉,凉。」低迴不已。

3:27pm 《鄉情不再》
相中人就是沙螺洞村的村長伉儷。村裏的村民大多已經搬出大埔或移民,昔日的鄉情已逝。

3:33pm 《寂靜祠堂》
村中祠堂,從前每有節慶,村民聚集放鞭炮響鑼鼓,興高采烈舞麒麟,現只存留記憶中。

3:37pm 《遇行山者》
遇行山之友,愛獨自獵影的發哥自言「怕人多過怕鬼」,他笑指行山友說:「人係你鬼又係你。」

3:45pm 《隨處獵影》
往鶴藪水塘途上,發哥看上一片浮葉,即用手指整成一個圈,仔細打量浮葉,度位拍照。

沙螺洞村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具有客家建築特色的張屋和李屋建築群今已滿目瘡痍。這裏被譽為蜻蜓天堂,上世紀 80年代賣給發展商興建高爾夫球場,後因保育問題擱置,現淪為孤城荒野。村民搬走以後,村長偶爾回來開檔賣山水豆腐花。惜此情將不再,皆因官商合營在此建靈灰閣,預算收入逾 60億。
發哥當年拍《網中人》曾在沙螺洞取景,他說:「呢度就係得水聲,雀聲,開心到不得了,住一世都願。」

質疑高鐵效益

這天村長不在。發哥指指眼前一大片荒地說:「以前全部都係種禾呀、種菜 o架。」走到張屋村 11號,門庭蕭條,門前一副褪色門聯更形諷刺,發哥輕誦:「門庭興旺福高照,華堂福澤壽綿長,唉。」又說:「因為第日嗰個經濟效益,全部都咁功利。有硬件都要有軟件,你都要畀人睇吓幾百年歷史嘅嘢。官字兩個口,一般蟻民點樣出到聲。」
07年 4月 28日,發哥到皇后碼頭,跟露宿抗爭者打氣說:「如果真係得嘅(原址保留)時候,你哋就係英雄!」皇后與英雄,俱往矣,發哥攤攤手說:「有鬼用咩?最後又係拆。」話題回到高鐵。發哥說:「咁高嘅成本,將來收唔收得番?發展商一路吞噬土地,政府又冇長遠政策,農地變咗泊車、貨櫃場。元朗有人種米,政府又唔係好贊成……土地對香港人好緊要,如果你話菜園村,撥啲地畀佢哋補償,政府又冇……唔係錢唔錢嘅問題,而係歸屬感。」
抗爭連連,有人就說香港已經不和諧了,發哥就說:「有屋住,有飽飯食,有錢使,大家咪和諧囉,但你做到個社會啲人喺貧窮線以下,叫人點生活呢?」

2010年1月26日星期二

生薑黑蜜

女人之苦,媽媽知道。
那種痛,雖不能跟生小孩比,但都痛得額角冒汗典床典蓆,是一生中要受幾十年的苦。
媽媽明白,所以當從中醫的口中知道黑糖薑水能紓緩女性身體不適後,她便每個月都煲給我喝。還真有效,喝罷肚子暖呼呼,如抱着暖水袋一樣舒服;身體也像服了鎮靜劑般,靜靜的不發難。
從此黑糖薑水就是我的 comfort food。

媽媽煲黑糖薑水,一定用著名的沖繩黑糖,因為沖繩幾乎零污染,氣候和地質都非常適合種甘蔗,所以生產的黑糖特別純,含鈣、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營養豐富。每次她都要「報告」一下它的好處:黑糖性溫味甘,可以補中益氣、健脾暖胃,還有止痛、行血的功效,薑則除風養肝,又可驅寒,甚至改善感冒的初期症狀。「好有益呢,快喝。」她總是這麼說。
黑糖加生薑塊煲水,其實就像喝煮湯圓或番薯的糖水,不過味道更精純,只有馥郁濃甜的蔗香和辛暖熱辣的薑香,潤而不嗆,像大地一樣樸實無華。有時天氣冷,或有家人患上感冒,這黑糖薑水亦能幫得上忙,一家子喝,有病醫病,無病暖身。

垣乃花生薑黑蜜$58
雖名「黑蜜」,但不是蜜糖,只是材料中除了黑糖,還有在製糖過程中,從甘蔗原漿裏蒸餾萃取的黑稠糖漿──糖蜜,含豐富礦物質。
加上日本產生薑調製成這「生薑黑蜜」。

媽媽就是這樣,雖然只是師奶一名,有時更能撥入「無知婦孺」一類,但她總把家人照顧得熨熨貼貼。她在的時候,我們慣了飯來張口,一切份屬必然;她走後,我們自己就變成無知婦孺,甚麼都做不成。
像以前我沒有留意媽媽如何煲黑糖薑水,現在自己想煲,卻無法煲出她的味道來。胡亂煲成的,也不再如一服鎮痛貼。肚子痛、感冒,就只得吃成藥。
最近不慎惹了感冒菌,一天,爸爸端來熱燙的黑糖薑茶,呷一口,啊,那滿嘴的蔗香和薑辛,是媽媽的味道呢,一喝下去便渾身舒暢。我看着他,眼淚潸潸而下,然後他將一支生薑黑蜜放在我手中。「隔壁的張太告訴我,這支生薑黑蜜,就是用沖繩黑糖加日本生薑磨粉調成,全天然,泡水就能喝。」他邊替我抹眼淚邊微笑說。「看!」他指一指瓶身的招紙,「還可以塗麵包和伴乳酪吃呢。」
我忍不住擁抱他。原來我的心事,爸爸都知道。從此,這支生薑黑蜜,就是我的 comfort food,每一滴都讓我記得,爸媽愛我。

售賣點︰恒興行
地址︰上環高陞街 19號
電話︰ 2548 0153

CWB MIST

地址︰銅鑼灣新會道四號地下
電話︰ 2881 5006
營業時間︰ 11am-11pm
平均消費︰$150
 

不知是否日本經濟長年不景氣,食店紛紛進軍海外市場來開源。去年底至今,城中已有六七家日本過江龍食肆開業。最近又有三家又殺入市場,都是拉麵店、居酒屋、定食屋,論菜式香港人不會陌生,但論點子論噱頭,則大大打破舊有的框框。

這家位於銅鑼灣新會道的拉麵店 MIST,改了一個英文店名已夠破格,加上門面似 Cafe,很多人走過也不知她賣拉麵。走進店裏,裝修也完全打破拉麵店的框框:鋁質長吧枱、紅色仿皮座椅、開放式廚房,還有揚聲器傳來的爵士樂,都令人有錯覺,以為置身摩登西餐廳。
餐牌更離奇,像法國餐廳般分頭盤有沙律,主菜有拉麵,甜品有奶凍,另有幾道小食。究竟葫蘆裏賣甚麼藥?

主菜:豉油味拉麵$100
湯底非常濃郁,麵條幼滑。叉燒肉香豐腴,葱花、炸日本長葱很香口。

梅鹽味拉麵$120
放上一顆紀州梅,搗碎後喝一口,湯底頓時變得酸香醒胃。

煮法國菜出身的創辦人

MIST的日籍創辦人森住康二,本是一家法國餐廳的廚房學徒,半路出家鑽研拉麵,後來參加拉麵比賽得到冠軍,一炮而紅,現已開了 16間叫 CHABUYA的拉麵店。而位於東京表參道山的 MIST,就是 06年森住先生的新嘗試。他把拉麵打造成高級料理。前菜、小食和甜品則融合了他擅長的法式料理。因概念大膽,甫開業,即成為當地美食界的熱話。
香港這家新店,是由港人謝氏夫婦引入的首間加盟店,室內設計照足總店,一樣型格,食物也相若,是全港首家摻入法國料理元素的拉麵店。拉麵最低消費$100/ 碗。開業初期,森住先生更親自來港主理。

貌似竹野內豐的森住先生,是日本拉麵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開放式廚房,可見師傳即席炮製拉麵。

甫開業即爆場,光顧的都是消費得起的中產一族。

鋁質的 L形吧枱很型格,像酒吧。

每個座位都有隱蔽的抽屜,擺放着湯匙與筷子。

食客李小姐、譚先生、葉先生
「湯底好濃,拉麵幾爽口,但不夠韌。叉燒同蛋都不錯,幾好吃。」

無添加拉麵

「我做的拉麵,是以純天然無添加和最上乘的材料製成,所以這個收費很合理!」森住自豪地說。
拉麵在香港自設工場製作。做得特別幼身,還有兩種不同幼度,分別配濃味和淡味的湯底。麵條幼滑卻不失彈性,沒鹼水味,而且久浸也不易腍。因做麵的麵粉以來自日本三個縣的小麥粉混合而成,搓成的麵條韌性較軟,再加入天然無味的鹼水,保持麵條爽身。
湯底有五款選擇:豉油、鹽、梅鹽、味噌和辣葱味。味道很香濃,喝得出是用上大量由豬骨、雞骨長時間熬成。
調味的用料和煮法都極講究,豉油用日本醬油名牌本饍,用天然黃豆發酵而成;梅是特別選用紀州的,夠大粒夠酸;味噌則用最高級的信州手前味噌。
香港店的拉麵,由跟隨了森住三年的徒弟齊藤炮製。拉麵分量足,稍嫌配料單薄,只得一塊叉燒和葱花。
其他食物也有驚喜,如用拉麵做壽司的頭盤,賣相精緻如西餐;小食燻豬肉,上桌時更像高級法國菜館般,端到桌上才由侍應「揭盅」,讓煙燻撲出來,給客人嗅覺和味覺雙重享受。
如此破格的拉麵店,消費絕不便宜,平均百多元。但也擠滿喜嘗新的中產。

頭盤:拉麵壽司$100
想不到拉麵居然可做成壽司。拉麵上鋪上各式魚生,一小匙一啖,食得過癮。

小食:櫻花木燻千葉縣幸福麥豬$120
豬肉以鹽和胡椒醃製三個多小時,再用櫻花木燻至熟透。豬肉入口即化,煙燻味濃重。

甜品:杏香奶凍$50
奶凍軟綿滑溜,杏脯加橙酒煮成的汁醬,果香芬芳,味道清新。

日本店:位於表參道山的 MIST,是東京拉麵界其中一個傳奇。

味噌味拉麵$100<br/>較濃味的湯底。各款拉麵都可另費加配料如叉燒、半熟蛋和燒海苔,每款$10。

    味噌味拉麵$100
    較濃味的湯底。各款拉麵都可另費加配料如叉燒、半熟蛋和燒海苔,每款$10。

    SKW 筲箕灣漁民天光墟

    地點︰筲箕灣譚公廟道譚公廟前
    營業時間︰每日 5am-8am

    漁民最愛八大海魚

    漁民愛魚毛,愛其肉嫩、愛其鮮甜,但魚毛不是人人識買,一般街市也很少人入貨,有時見到也不留意,認識一下漁民最愛的八種海魚,下次見到便不會走寶。

    離開香港仔,我們來到筲箕灣。
    十九世紀中葉,筲箕灣已發展成港島第二大漁港,規模僅次於香港仔,漁業盛極一時。
    不過,自從六十年代大規模填海工程開始,避風塘面積大幅削減,漁業迅速式微,漁民被逼轉型者,較香港仔更多。今天,筲箕灣避風塘已沒有遠洋深海拖船停泊,只餘少量近岸作業的罟仔艇,水上的士也只餘廿多艘,漁村風貌比香港仔更面目全非。
    然而,細心留意,還是有一些地方,可以窺看到這昔日繁華漁港的芳華。

    碩果僅存 漁民天光墟

    八點前收檔
    「花䱽……花䱽,啱啱捉 o架!好新鮮!五蚊斤,要唔要?」
    「游水墨魚……十五蚊三隻,海烏頭,仲有海青斑……全部十五蚊斤。」每朝五點至八點,筲箕灣譚公廟前的碼頭,充斥着蜑家口音的叫賣聲,這裏賣的不是農產品,亦不是二手貨,而是各式各樣的新鮮海產。不過,由於位置偏僻,加上八點前就收檔,知道的人不多,只有附近居民懂得摸上門。
    從前香港仔也有類似的天光墟,但自從海旁重建後,已經消失,筲箕灣譚公廟前的碼頭位置偏僻,沒有小販隊掃蕩,反而保留了這種漁村遺風。
    「呢的漁墟好耐歷史囉,我阿婆嗰代已經有,不過後尾有街市同批發市場,咪消失咗囉,但十幾年前又出現番!香港啲魚冇以前咁多啦嘛,油費又貴,漁統處的批發商仲要收成百分之十幾佣金,點做?咁我咪同的親戚合作囉,佢哋捉,我負責擺檔賣,唔使交租,唔使食價,大家先至搵到食!」
    擺檔十年的筲箕灣漁民黎太說。

    凌晨四點,漁船就陸續泊岸,準備開檔。

    來買的很多是老人家,識食。

    本地海魚集中營

    天光墟每朝約有二十多個檔口,在這裏擺檔的清一色是漁民,清晨四五點,他們的親朋戚友捕完魚後,就會直接將漁船駛來,再將漁穫搬上岸賣,全是即日捕獲的野生海產,生猛又新鮮。
    賣的全部是本地海魚,比香港仔更集中及多款式,像花䱽、牛鯭、紅檀等罕有的本地魚,幾乎檔檔都有。
    價錢又平,就算是普通的紅衫大眼雞馬友,價錢較街市平均平兩三成,每日接近八點收檔前,更會割價大傾銷,四五折就有交易。很多上了岸的老漁民喜歡清晨來尋寶。
    「冇辦法啦,過咗八點就人嚟趕 o架喇,收告票就無謂啦!不過而家啲魚咁鬼少,兩三個鐘,乜都賣晒啦,仲邊有嘢賣?」另一擺檔的漁民阿輝慨嘆說。
    這裏出售的魚,沒深海大魚,全是本地近岸魚毛,外來人不識貨,獨水上人知寶。
    「魚仔細細條,其實比大魚好味,啲肉又鮮又嫩,你唔買,大把水上人買。」
    阿輝說罷,放在地上的幾盤魚已經賣完,果然所言非虛。

    魚種多籮籮,不少是一般人不認識的。

    海烏頭平日街市很少見,但這裏經常有。

    大眼雞仔,三四元就有一斤,超平!

    黎太是上岸漁民,擺檔已十多年。

    日本威士忌早負盛名

    「最佳蘇格蘭威士忌」、「用真正蘇格蘭葡萄釀製」等,曾是威士忌在亞洲賣廣告的殺食口號;蘇格蘭名牌威士忌 Johnny Walker Black Label和芝華士( Chivas Regal),曾是亞洲商人之間交易時必然送上的禮物,但時移世易,亞洲開始陸續釀製自家威士忌品牌,挑戰蘇格蘭威士忌一哥的地位。

    日本威士忌早負盛名

    金車宜蘭威士忌酒堡內酒窖貯存大量威士忌。互聯網

    其實亞洲威士忌的名聲一向不賴,當中日本威士忌堪稱表表者,日本威士忌之父竹鶴政孝 1918年到蘇格蘭格拉斯哥留學,之後將當地釀製威士忌的技術帶回國, 1934年創立 Nikka威士忌酒廠,並選了氣候與蘇格蘭近似和鄰近山區水源潔淨的北海道余市作生產地。
    如今余市威士忌已位列世界五大威士忌之一,余市 1987年威士忌更在前年的世界威士忌大獎,獲選為全球最佳單一麥芽威士忌;日本另一名牌、三得利生產的威士忌「響」( Hibiki),則榮膺最佳調配威士忌。但近年日本本土清酒和燒酒再次抬頭,威士忌在當地的銷量下跌不少。
    亞洲人愛喝威士忌,以價值計算,南韓是歐美以外,全球最大蘇格蘭威士忌消費國;以數量計算,新加坡就是全球第四大蘇格蘭威士忌入口國;喝得多,也越來越懂品嚐之道,不會像以前般在威士忌中猛加冰加水,甚至加綠茶。

    Kavalan Whisky

    這是一場猶如大衞擊敗巨人哥利亞的勝利。蘇格蘭威士忌( whisky)世界聞名,但英國《泰晤士報》上周末舉行了一次品酒會,特別邀請了四專家品嚐五款威士忌,選出品質最佳,結果卻爆出大冷門,當選的威士忌不是來自大熱的蘇格蘭或英格蘭,而是在海外名不經傳的台灣金車噶瑪蘭威士忌( Kavalan Whisky)。

    英格蘭諾福克( Norfolk)一間酒廠去年 11月推出三年期威士忌 St. George's Distillery Chapter 3,《泰晤士報》為了挑戰這威士忌的品質,上周末特別舉行品酒會,讓四名評判在不知品牌下品嚐五款威士忌,看他們是否認為這款英格蘭威士忌品質最佳。其他接受測試的,還有三款三年期的蘇格蘭名牌威士忌 Langs、 King Robert和 Bruichladdich X4+3,以及兩年期的台灣金車噶瑪蘭威士忌。

    「這是愚人節的玩笑嗎?」

    金車噶瑪蘭威士忌的品質,獲專家評為比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威士忌更佳。互聯網

    品酒會刻意選在蘇格蘭利斯市( Leith)的老字號酒吧「葡萄酒商之屋」( Vintners Rooms)舉行,該處過去逾 250年是一款蘇格蘭威士忌的酒窖,別具意義。

    四名評判亦非泛泛之輩,包括有 30年撰寫有關威士忌文章經驗的鑑賞家麥克萊恩( Charles MacLean)、英國主要氈酒( gin)出口商科茨( Geraldine Coates)、酒類產品商人穆罕默德( Zubair Mohamed),最後一位是品酒經驗最淺的電影編劇萊弗蒂( Paul Laverty)。
    他們品酒時,先聞一聞各威士忌的酒香,再細看色澤,最後淺嚐一口,然後以最高 10分,逐一評分。當眾人都以為蘇格蘭或英格蘭的威士忌會勝出時,結果出人意料之外。金車噶瑪蘭威士忌以總分 27.5分排第一, Langs得 22分排第二, King Robert得 20分排第三, St. George's Distillery Chapter 3以 15.5分排第四, Bruichladdich X4+3僅得 4.5分包尾。

    他們品嚐金車噶瑪蘭威士忌時,現場「噢,我的天呀!」、「這是愚人節的玩笑嗎?」、「簡直難以置信」、「太棒了」等驚嘆聲不絕於耳。他們都認為,這款威士忌入口清香、很醇,但諷刺地,四人之中,只有資歷最淺的萊弗蒂能清楚點出:「這酒有點特別,我懷疑它不是來自英格蘭。」

    綜合台灣熱情和蘇格蘭技術

    金車噶瑪蘭威士忌何以能擊敗威士忌界老大哥,成為台灣之光?這酒沒有在英國出售,報道形容這款年期僅兩年的威士忌,「綜合了台灣的熱情和蘇格蘭的專業技術(因為釀酒廠由英國公司製造),再加上大量赤道高溫和水份增色」。
    台灣氣溫長期較蘇格蘭高 20℃,令酒精在台灣的成熟速度比在蘇格蘭快,即使金車噶瑪蘭威士忌的年份不高,但相對同年份的蘇格蘭威士忌香醇得多。而噶瑪蘭選址宜蘭員山鄉釀製蒸餾,主要貪宜蘭的水清澈甘甜,釀製出來的酒特別香醇。據台灣法例規定,員山蒸餾廠會以 59.5酒精度裝桶,低於一般蘇格蘭酒廠以 63.5酒精度裝桶。金車噶瑪蘭威士忌禮盒裝,有 700ml瓶裝和 50ml酒版,售價約 588港元。

    2010年1月23日星期六

    Ken Burns 梁振英

    蔡東豪

    我怕梁振英

     

    我的人生一大樂事,是欣賞賓士 Ken Burns)的長篇紀錄片,剛看完賓士片長十二小時的新作National ParksAmerica's Best Idea,情緒特別高漲。每次看賓士的紀錄片,當接近尾聲的時候,都有依依不捨的感覺,因為不想它完結,我想這是一個觀眾對紀錄片製作者的一種致意。九十年代初次接觸賓士的 The Civil War,驚為天人,從此愛上了這段引人入勝的美國歷史。他其他的作品BaseballJazzThe WestThe War我都一看再看。

     

    賓士的紀錄片糅合了歷史、人物、攝影和音樂,把一些熟悉的題材用自成一格的手法拼出一個個歷久彌新的故事,例如市面上有很多以二次大戰為題的紀錄片,但賓士的The War 拍出的故事味道,令資深二戰迷看得如癡如醉。從較深層次看,賓士紀錄片都是在探討一些普世價值觀,例如自由、平等、開放,以往都是從字�行間滲透出來,不過新作National Parks America's Best Idea就明刀明槍,把這些價值觀赤裸裸地訴予觀眾。

     

    全民共享大自然

     

    國家公園是美國的一項發明,並出口全球。美國政府保護土地以供公眾使用和觀賞,始於1864年的加州Yosemite Valley (後來成為Yosemite Valley國家公園),美國國會把這個新主意變成聯邦法例,簽署這項法例的總統是林肯。全球第一個正式的國家公園是1872年立法保護的黃石國家公園。今日全球有約四千個國家公園散布在約二百個國家。

     

    十九世紀的歐洲,最壯觀和最美麗的天然風景大都屬於皇帝和貴族的私人財產,公眾有幸觀賞到這些景色,要得到有權有勢的人施捨。一群愛好大自然的美國人在十九世紀開始推動一個新概念 ? 大自然是屬於公眾,政府有責任主動保護這些公眾財產,確保全民可享用,而保護的方式就是甚麼都不要動,天然狀態就是最美麗。

     

    表面看,保護天然財產是環保工程,但表層下,這是美國人對民主的追求,散發�自由、平等、開放的氣息。換句話說,設立國家公園是大自然民主化,代表這些天然寶藏不屬於有錢或有權勢的人,它屬於你和我,所以所有人都有責任去保護它,讓我們的子女可世世代代去使用和欣賞。推動國家公園最出力的美國總統是老羅斯福 Teddy Roosevelt),在他任內美國國家公園數目從五個增至十個 (現有五十八個),他對國家公園的寄語是「For The Benefit And Enjoyment Of The People」,他這句話刻在黃石公園北入口拱門上。

     

    港英留下一片好空間

     

    香港四成土地面積是郊野公園,這是英國殖民地政府留下給香港人。被譽為在香港建樹最多的港督麥理浩,以他命名的「政績工程」,最為人熟悉的應該是橫跨多個郊野公園的麥理浩徑。回歸十二年,特區政府未有大肆改動郊野公園政策,以特區政府施政水平來推斷,「無做�」是德政。這十二年特區政府其實也無意中為郊野公園做了一件好事,2003年特區政府處理沙士的手法弄至民怨沸騰,市民知道要自己幫自己,於是聯群結隊郊遊,不但強身健體和心曠神怡,還可避開高感染地區;這時候香港市民開始大量使用郊野公園。要保護一件東西,最重要是要有人去關心它。

     

    賓士紀錄片、麥理浩、郊野公園,怎樣會跟梁振英扯上關係?

     

    聽聞梁振英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因此我要很小心寫以下的文字,而最小心的方法之一,是在儘量避免斷章義的情況下,引用他的文字。梁振英一定很關心郊野公園,因為他在近期三篇文章中提及郊野公園,特別之處是這三篇文章主題跟郊野公園都是無關。他的文章主要談及香港社會的流動性,而出發點是他最熟悉的房屋政策。郊野公園沒有「惹」梁振英,是梁振英選擇評論郊野公園的存在價值。

     

    「原來在香港,統計數字上的「中產」,居住面積是五百呎,原來面積條件七百呎,已經遠遠高出人們心目中的「中產」。這是私人住宅的「中」,如果把公屋一起算,全港住戶之中,有五百方五百呎的住所,在面積上已經是「人上人」。香港私人住宅面積的分布情況,換句話說,香港私人住面積質量,多年未變。

     

    數字同時說:香港有四成的土地面積,劃為郊野公園,為花草樹木、雀鳥蝴蝶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神聖不可侵犯;據說郊野公園的面積還要增加。把這些數字放在一起看,大家有什麼感想?」〈數字說明:階層差距遠超想像,議事施政慎防誤區〉,《明報》,20091030日「香港的郊野公園佔本港總面積的40%,郊野公園是香港的驕傲,我絕對喜歡,但是回頭一想,大部分打工仔每周工作6天,九成的住戶沒有海外女傭幫助做家務,第七天在家中還是要忙家務、忙孩子的事。當大部分基層香港人無暇享受郊野公園,同時居住空間擠迫,擴大郊野公園的範圍的意義是什麼? 」〈社會問題不會自動消失,繁榮共享,惡果共嘗〉,《明報》,2009116日「每人每天努力應付的,是維持生活的必需,我們有令人驕傲的郊野公園,但有多少人去親近?我們有讓人羡慕的維港海岸,但有多少人去流連? 」〈人心肉做,有心就有法〉,《明報》,20091113

     

    山是誠實最可靠

     

    梁振英對於郊野公園的看法,我相信我應該不會解讀錯誤。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不願見到政府更改現行郊野公園政策,然而在現行的行政長官選舉框架中,我沒有機會去行使我的投票權利,無法表達我對梁振英的郊野公園政策的不同意見。

     

    在香港六成土地面積上,我們見盡欠缺透明度的政府運作、不平等的政府施政、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在另外四成土地面積上,我們得到一個感覺上自由、平等、開放的環境。在郊野公園,地產富豪的權益不比其他人高,他們跟我們看到龍脊和紫蘿蘭山的風景是一樣的 (地產富豪看到的或許是2萬元一呎的豪宅樓盤,然後對自已說:「拍樓盤廣告唔使去法國」)。山不會「發水」,山是誠實和正直,在山上我們彷彿尋找到社會公義。

     

    美國人視國家公園為民主象徵,以身驅、血汗、金錢、法例去保護,確保世代流傳。香港的郊野公園的確是香港人的驕傲,假如梁振英成為下一任行政長官,由他領導的特區政府,會怎對待這一大片可供地產商發展的土地?市民有辦法保護它嗎?

     

    我怕紫蘿蘭山變成一個樓盤,我怕西貢大浪灣變成一個綜合度假村,我怕梁振英。

     

    http://trailwalkerasphilosophy.blogspot.com

    2010年1月20日星期三

    Patisserie Tony Wong

    地址 :九龍城福佬村道74 English Address

    電話 : 2382 6639

    類別 :西式、咖啡茶室、麵包/西餅、飲o野傾計

    消費 : $40以下

    2010年1月16日星期六

    精挑醒配 高纖即沖早餐

    繁忙又注重健康的香港人,最愛「即食」,免洗免浸免煮的麥片、五穀粥及蔬菜湯,當早餐或小食,非常方便,所以極受歡迎。
    不過,即食兼健康的選擇,並非唾手可得,廣告鼓吹食麥片有助降膽固醇,但營養師發現,部分品牌的即沖麥片原來不含降膽固醇的燕麥;標榜高纖的五穀粥,膳食纖維含量亦參差,部分甚至加入植物奶精,含高飽和脂肪塞血管。
    以下為你精挑即沖食品,以後面對超市貨架上的幾十種選擇時,不再滿腦疑惑。

    朝早一杯清腸胃

    選購即沖燕麥時,可宜會留意營養成分表上的熱量和脂肪,選擇低卡低脂的產品。

    「草莓味太甜,原味有奶香,不會太膩。」可宜認為,即沖燕麥毋須開火烹調,最適合匆忙的早上,又有不同味道選擇,間中轉味,食足兩年仍不覺悶。

    可宜這個早餐習慣,原來承襲自媽媽。「媽媽一直有便秘問題,聽聞燕麥有助通便,於是嘗試食即沖燕麥。」可宜媽媽發覺燕麥對腸胃有明顯幫助,於是向女兒推介。

    「起初十分抗拒,因為覺得燕麥味道太寡。」但媽媽盛情實在難卻,可宜勉為其難試食,試過一兩次,發現可改善腸道健康,所以為健康着想,亦偶爾食一次。後來她跟媽媽逛超市,發現原來有好多口味選擇,長期食都不怕悶,於是一星期食兩、三日即沖燕麥早餐。
    「其實我最鍾意食菠蘿包,今日食菠蘿包做早餐,第二日就想食得較清淡健康,於是食即沖燕麥。」

    揀選即沖麥片,可宜首選味道,次選是標榜健康的類別,「我會揀高鈣、高纖,部分更標明保護心臟,熱量最好約 150kcal,仲要不含反式脂肪。」
    可宜說來有板有眼,但她跟大多數消費者一樣,只留意包裝上的「高鈣」、「高纖」等字眼,卻沒有深究其真確性。

    健康聲稱太誇張

    一般即沖燕麥產品,熱量以 150kcal為上限,但陳勁芝指出,高鈣的燕麥產品,等於加入一杯高鈣低脂奶,熱量可容許達 230kcal。

    仔細分析可宜所選的即沖燕麥,每包含 155kcal及 2.3克膳食纖維,養和醫院體格健康檢查部註冊營養師陳勁芝指出,產品不算高卡,但未夠高纖。

    香港人的纖維吸收量普遍過低,早餐飲一杯即沖燕麥或五穀粥,可有助補充;但陳勁芝提醒,不同品牌的即沖燕麥或五穀粥,營養含量好參差,部分更可能高卡高糖高脂,她建議避免盲目相信包裝盒上的健康聲稱,必須仔細研究食物成分表和營養資料。「其實市面的即沖燕麥或五穀粥,不乏健康選擇,識按三大法則揀出低卡高纖品牌,絕對可作為一份營養充足的早餐。」

    字眼混淆視聽

    一份高質素的早餐,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能迅速為身體提供能量,還須加入蛋白質,熱量應以 500kcal為上限,以即沖燕麥和多穀粥作配搭,絕對是健康選擇。


    一包即沖燕麥或多穀粥,加一杯高鈣低脂奶,不但含豐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還有豐富鈣質和膳食纖維,熱量約 230kcal,是早餐理想配搭。」陳勁芝指出,若嫌未夠飽肚,可加一份多士、一個水果或一隻烚蛋白。


    選擇燕麥做早餐,皆因燕麥含豐富水溶性纖維,有助降膽固醇;不過陳勁芝提醒,超市不少即沖麥片原來不含燕麥

    「麥片是一個統稱,可指小麥、大麥、燕麥或蕎麥,只有燕麥和大麥有較多研究支持其降膽固醇功效。」所以陳勁芝教路,一定要細心查看食物成分表,選擇純燕麥或以燕麥排第一位的產品,代表燕麥為最主要成分,佔含量比例較多。另外,避免選擇成分中含有「植物奶精」、「植脂末」、「菜油」、「棕櫚油」等含高飽和脂肪的產品。

    「燕麥有助吸收膽固醇,但產品如果含有飽和脂肪,卻會阻塞血管,食落肚得不償失。」陳勁芝建議,若選擇含奶類的即沖產品,應以脫脂奶粉為佳,而每份飲品的總脂肪量不應超過 3克。

    識得揀,即沖麥皮絕對是早餐的健康選擇,還可按個人口味加入水果、多士或烚蛋白。

    無糖配方(上)是最安全選擇,最好沖泡後先試味,覺得太淡先再調味。

    植物奶精含高飽和脂肪,會令血液中的膽固醇上升,所以必須查看食物成分表,避免選擇含植物奶精的產品。

    穀粒勝穀粉

    除燕麥外,多穀粥亦是近年熱選即沖食品。自家烹調多穀粥,要浸又要煮,需時甚長,即沖多穀粥確實省卻不少工夫和時間。
    選擇即沖多穀食品,同樣須遵照「三大法則」,陳勁芝並提醒,無論選擇多穀粥或燕麥,不要選擇磨得太碎的產品。


    「標榜即溶或磨得細碎的沖劑,容易被吸收,升糖指數( GI)較高;相反,穀物和燕麥愈大粒,消化時間較長,除可增強飽肚感,升糖指數亦較低。」陳勁芝解釋,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對血糖的升幅影響較緩慢,有助穩定血糖。她補充:「磨得太碎,穀物的受熱面增加,維他命亦較易流失。」

    選擇即沖多穀產品,「粗粒」、「多渣」好過「粉末」、「即溶」。

    即溶糙米茶,只可當作與清茶一樣的無熱量、無纖維飲品;同樣以糙米為主要成分的五穀粥,將穀物和豆磨碎,則含豐富膳食纖維。

    醒你

    將於 2010年 7月 1日生效的營養標籤法,「高纖」定義是每 100克食物中,必須含有至少 6克膳食纖維。

    健康即沖 3法則

    市面的即沖燕麥或五穀粥,每包重量約 30至 40克,陳勁芝以分量相若的燕麥營養作比較指標( 35克或半杯燕麥: 150kcal、 3.5克膳食纖維、 22克碳水化合物),訂出揀選健康即沖產品的「三大法則」。

    1.熱量< 150kcal
    如果一包熱量多過 150kcal,可能添加大量糖分或脂肪,不算健康。

    2.膳食纖維> 5克
    以每人每日不少於 25克膳食纖維的吸收標準計算,標榜高纖的即沖飲品,膳食纖維愈高愈好,最理想一包提供 5克或以上,起碼佔每日所需 20%,愈多愈飽肚。

    3.碳水化合物=20克至 30克
    一般無糖產品,約含 20克碳水化合物;含少量糖分則約 30克;如果多過 30克,表示有大量糖分,不宜進食。

    注:以上營養標籤取自馬玉山玉山擂茶
    資料提供:養和醫院體格健康檢查部註冊營養師陳勁芝

    1.

    2.

    3.

    即沖燕麥大比併

    味偏甜,較濃稠。

    馬玉山燕麥薏仁漿( 38克× 15包/HK$49.6/永安百貨)
    每包分量︰ 38克/HK$3.31
    熱量︰ 143 kcal
    膳食纖維︰ 6.6克
    碳水化合物︰ 29.6克
    主要成分︰燕麥、薏仁、綠豆

    甜度適中,有麥香,少渣。

    小磨坊南瓜黑麥片(無糖)( 30克× 8包/HK$18/永安百貨)
    每包分量︰ 30克/HK$2.25
    熱量︰ 105 kcall
    膳食纖維︰ 4.3克
    碳水化合物︰ 22克
    主要成分︰南瓜、燕麥、黑麥

    味淡,有豆奶香味,有粒粒燕麥。

    大排檔即沖全穀豆漿燕麥(無糖添加)( 38克× 6包/HK$21/點點綠)
    每包分量︰ 38克/HK$3.5
    熱量︰ 109kcal
    膳食纖維︰ 4.5克
    碳水化合物︰ 20.4克
    主要成分︰即溶黃豆粉、燕麥片、全麥片

    桂格即沖燕麥片(原味)( 42克× 5包/HK$11.9/百佳)
    每包分量︰ 42克/HK$2.38
    熱量︰ 155kcal
    膳食纖維︰ 2.3克
    碳水化合物︰ 29.4克
    主要成分︰燕麥、糖、脫脂奶粉

    未夠高纖

    桂格即沖燕麥飲品(原味)( 30克× 5包/HK$16.9/百佳)
    每包分量︰ 30克/HK$3.38
    熱量︰ 100kcal
    膳食纖維︰ 4.4克
    碳水化合物︰ 19克
    主要成分︰燕麥糠、植物奶精、糖

    高飽和脂肪

     

    雀巢麥片(小麥牛奶配方)( 32克× 8包/HK$14.9/Jusco)
    每包分量︰ 32克/HK$1.86
    熱量︰ 131kcal
    膳食纖維︰ 0.8克
    碳水化合物︰ 22克
    主要成分︰穀物基料(全小麥粉佔 27%)、糖、礦物質

    無燕麥纖維少

    醒你

    選擇添加鈣質或鐵質的即沖飲品,如果每份可提供 200毫克鈣質,約每日所需 20%,可當作一高鈣飲品;每份提供 1.8毫克鐵質,可有助改善缺鐵性貧血。

    纖維兩大陣營

    多穀粥有助清理腸道,燕麥有助降膽固醇,其實都歸功於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吸收,吸收來源主要是蔬菜、水果、穀類、豆類和果仁等。

    水溶性纖維

    全燕麥產品,水溶性纖維和非水溶性纖維含量各佔一半。

    水溶性纖維在腸道內與膽汁酸結合,由於膽汁酸無法被腸道再吸收,並被排出體外,因此促使肝臟抽取血液中的膽固醇,製造更多膽汁酸作彌補,於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因此下降。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 FDA)建議每日吸收 3克水溶性纖維,能有效帶走血液中的壞膽固醇。
    主要來源:燕麥、豆類、薏米、水果

    非水溶性纖維

    非水溶性纖維吸水後會像海綿發大,令人有飽肚感,並幫助腸道蠕動,有助排便。
    主要來源:全穀類、蔬菜

    有數得計

    部分產品的營養資料,只列出膳食纖維的總含量,沒有細分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全燕麥產品中,水溶性纖維佔總膳食纖維一半,如果以燕麥為主,但添加其他成分,水溶性纖維則佔總膳食纖維的三分一。
    資料提供:養和醫院體格健康檢查部註冊營養師陳勁芝

    以燕麥為主要成分的產品,水溶性纖維佔總膳食纖維( 6.6克)三分一,即約有 2.2克水溶性纖維。

    精挑多穀粥

    有炒米香味,甜度適中。

    馬玉山玉山擂茶( 30克× 18包/HK$47.5/永安百貨)
    每包分量︰ 30克/HK$2.64
    熱量︰ 127 kcal
    膳食纖維︰ 7.56克
    碳水化合物︰ 22.8克
    主要成分︰黑豆、糙米、黑米等多種天然穀物

    鹹味,用料豐富,有芫茜香味。

    馬玉山山藥五穀粥( 35克× 12包/HK$39.9/Jusco)
    每包分量︰ 35克/HK$3.33
    熱量︰ 141 kcal
    膳食纖維︰ 5.7克
    碳水化合物︰ 25.6克
    主要成分︰糙米、薏仁、黑野米等多種天然穀物

    台糖穀康( 30克× 20包/HK$48.9/裕華國貨)
    每包分量︰ 30克/HK$2.45
    熱量︰ 129 kcal
    膳食纖維︰ 1克
    碳水化合物︰ 24克
    主要成分︰大麥、小麥、蕎麥、植物奶精

    含高飽和脂肪纖維少

    醒你

    多穀米泛指糙米、薏仁、高粱米、紅米、黑米、大麥、燕麥、蕎麥等,每 100克多穀米含 8.9克膳食纖維,遠高於白米的 0.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