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寒熱 小心混淆
天氣乍暖還寒,令人無所適從,身邊更有不少人患上感冒。
從中醫學角度,感冒可分為風寒型和風熱型,不過容易被人混淆而服錯藥,以致病情惡化。另外,感冒初起時飲用合適的湯水,有防病未然的作用。
中醫認為,感冒主要是人體感受風邪所致。註冊中醫師廖共新說:「早在兩千多年前成書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指出,感冒是因外感風邪而發病。這是一種常見的外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兩季多見,當中又可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
教你分辨風寒或風熱
要知道風邪侵襲人體,往往不是單獨傷人。「這種病邪很多時會根據不同的季節、天氣,兼挾其他當令之時邪進襲,但多兼挾寒或熱邪。例如冬季會挾寒邪侵襲人體,而成風寒感冒;春季,特別晚春之時,則多會挾熱邪侵襲人體,發為風熱感冒。」要留意的是,除了季節因素會影響人罹患風寒或風熱感冒外,尚有其他因素。「基於人體體質的寒熱虛實的不同,在受到風寒、風熱之外邪侵襲後,前者有可能從寒轉化為熱,表現出風熱感冒的症狀;而後者也有可能從熱轉化為寒,表現為風寒感冒的症狀。」
無論是風寒或風熱感冒,患者都有可能出現怕冷(惡寒)、發熱、鼻塞、流鼻涕、頭身疼痛等症狀。當然,兩者亦有不同之處。「風寒感冒的主要表徵包括:惡寒較重、發熱較輕、無汗出、頭痛、身痛、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水、咽癢咳嗽、痰稀白、口渴時愛飲熱水。其舌苔薄白,脈浮緊。」至於風熱感冒的主要症狀有:微惡寒、發熱較重或高熱、微怕風、有汗出、口乾咽痛、鼻塞、打噴嚏、流黃稠鼻涕、咳嗽、痰稠等,患者的舌苔薄黃,脈浮數。
可寒熱夾雜
兩者之所以不易分辨,皆因臨床上很多人屬寒熱夾雜。「風寒或風熱之邪進襲人體,會視乎人體體質的偏向而有化熱或化寒的表現。例如,患風寒感冒的人士,既可在風寒症狀中,夾雜有咽痛或其他熱的症狀。相反,患風熱感冒者亦可在風熱感冒症狀中,夾雜鼻水清稀等各種寒的症狀。」建議患感冒時,應找中醫辨證論治,才可有準確的判斷。
治療方面,由於感冒是由外邪引起,邪氣聚於人體表面的皮膚,中醫稱為表證,故治療時,不論風寒風熱均要解表。不過,風寒和風熱感冒在用藥上亦有區別。「前者主要是用辛�之方藥來祛風散寒、宣通肺氣,即辛�解表大法;而風熱感冒則是用辛涼之方藥來祛風清熱、宣通肺氣的,即辛涼解表大法。」值得注意的是,胡亂服藥會令效果適得其反。「錯用辛涼解表法去治療風寒感冒,以寒治寒,會加重風寒的症狀,造成病情惡化;同樣,錯用辛�解表法去治療風熱感冒,以熱治熱,也會帶來反效果。」
防感冒 4 要訣
從上文可知,感冒是由外邪入侵而起,但為甚麼有人常年患感冒,有人卻有如感冒的絕緣體,甚少中招呢?「中醫相信『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指的是人會否生病,與人體的正氣強弱有莫大關係。當人體五臟六腑、經絡及氣血功能正常,陰陽平衡,自然正氣旺盛,外邪難以入侵,內邪也難以產生,就不會發病。」故此,無論風寒和風熱感冒,要未病先防,必須先增強自己的正氣,這就要從平日的養生保健入手,在身心方面做到以下 4 點:
1. 精神內守: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有輕鬆自在的心境。
2. 起居有常:作息時間有規律,避免睡眠不足及過勞。
3. 飲食有節:飲食時間要有規律,進食量要有節制,並要少食生冷燥熱之品,以免損傷脾胃正氣。
4. 運動鍛練:可根據個人體質和愛好,堅持適當運動,例如太極拳、八段錦等都是很好的保健運動。
﹏﹏﹏﹏﹏﹏﹏﹏﹏﹏﹏﹏﹏﹏﹏﹏
擊退感冒湯
防風寒感冒
材料:�白 5 至 6 條、生薑 3 片。
做法:把各材料放入煲內,加一碗多水,煲至水滾後,再煮 5 分鐘成大半碗,可放少量糖當茶飲。
適合:因吹風受寒,突然怕冷、頭部不適者,及時服用,尤其有效。
---------------------------------
防風熱感冒
材料:薄荷 1 錢、桑葉、菊花各 1 錢半、竹葉 6 錢。
做法:把材料洗淨後,放入茶水壺內,用滾水泡 10 分鐘,平日當茶飲,每日 1 劑,可連服幾天。
適合:開始出現口乾咽痛、咳嗽、鼻塞、輕微發熱者。
---------------------------------
防反覆感冒
材料:防風、北�、白朮各 3 錢、大棗兩粒。
做法:把材料放入煲內,加 3 碗水煮半小時以上,成大半碗即可。
適合:身體虛弱、經常反覆感冒人士不妨經常服用,可有效提升抵抗力。
˙資料提供:註冊中醫師廖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