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星期五

Taxi 電話

香港電召的士電話
 

八折的士66201638 (24 Hours Taxi Hot Line)

 

香港市區的士(27)
香港百佳的士車主聯會 (852) 2728 2281
香港百佳的士中心 (852) 2333 1556
香港車馬樂的士聯會 (852) 2728 8281,2728 8282
香港城市的士車主司機聯會 (852) 2343 3189
香港的士權益(四海)電召中心 (852) 2332 2571
香港的士同業會 (852) 2362 2337
香港港九電召的士車主聯會 (852) 2760 0455
香港港九利萊無線電召車中心 (852) 2729 1199
香港港聯的士車主聯會 (852) 2529 8822
香港環保的士車主聯會 (852) 2383 0168
香港惠益港九及新界的士車主聯誼會 (852) 2776 7885
香港交通城的士聯會 (852) 2605 3390,2697 4333
香港金菱的士車主及司機聯會 (852) 2571 2929
香港九龍的士車主聯會 (852) 2760 0411,2760 0411
香港九龍的士車主聯會 (852) 2760 0212
香港聯合無線電的士貨車聯會 (852) 2332 2477
聯友的士同業聯會 (852) 2760 0477
香港全通 / 全利電召的士聯會 (852) 2398 1881
香港榮利無線電車商會 (852) 2397 0922
香港榮泰車主及司機聯會 (852) 2527 8524
香港沙田的士車主司機聯會 (852) 2332 2571
香港四海的士車主司機聯會 (852) 2332 2571
香港偉發的士車主聯會 (852) 2861 1008
香港的士中心 (852) 2574 7311
香港九龍的士貨車商會 (852) 2527 7570,2574 7311
香港益新電召客車聯會 (852) 2394 0111, 2394 0112, 2395 2808
香港友聯的士車主聯誼會 (852) 2527 6324
香港新界的士 (13)
香港北區的士商會 (852) 2677 8888,2677 2200
香港粉嶺的士電召服務中心 (852) 2675 7688
香港港九利萊無線電召車中心 (852) 2729 1199
香港環保的士車主聯會 (852) 2383 0168
香港無線電召的士聯誼會 (852) 2675 7688, 2669 1088
香港新界的士電召服務中心 (852) 2457 2266
香港新界的士商業聯誼會 (852) 2478 8332, 2476 2265
香港新界電召的士聯會 (852) 2657 2267
香港新界港九合眾的士聯誼會 (852) 2475 0417
香港新界商業電召服務 (852) 2476 4247
香港新界營業汽車同業聯誼會 (852) 2478 8332
香港新界營業汽車同業聯誼會 (852) 2457 2266
香港新興的士電召聯會 (852) 2450 2288
香港大嶼山的士 (1)
香港大嶼山的士聯會 (852) 2984 1328

 

時行感冒的預防方法

嚴耀堅

近日,H1N1流感肆虐香港,市民大眾都對事件議論紛紛,不少病人問我,中醫有否預防方法呢?該吃些什麼藥呢?

首先,流感是西醫的病名,在中醫學的病症歸類中,屬於外感病症中的時行感冒。時行感冒以時行病毒為主因,發病較普通感冒迅速,病症的臨床表現較為明顯,而且發病不分季節,有廣泛的傳染流行疫情,起病急驟,病情重。

首發症狀常見惡寒發熱,體溫在三十九至四十度,周身痠痛,疲乏無力。初起,全身症狀重而肺系症候並不明顯,一至三日後出現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咽痛等,病情比一般感冒重,體力恢復較慢。

傷風感冒互稱

人們常說感冒、傷風,到底它們倆是否同一個病呢?

早在先秦時代的《內經》已經認識到感冒是由外感風邪所致。《素問.骨空論》說:「風者百病之始也,……風從外入,令人寒震,汗出,頭痛,惡寒。」至於感冒之名,則首見於北宋《仁齋直指方.諸風》篇,有學者認為之後的歷代醫者沿用此名,並將感冒與傷風互稱。

銀翹散治風熱

但清代《醫學心悟》中指出,「其症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身體痛。但脈浮緊、無汗為傷寒,脈浮緩,有汗為傷風。」另外更道:「一夏秋之間,天時暴寒,人感之而即發病者,時行寒疫也。亦有時非寒疫,而其人乘風取冷,遂至頭痛發熱者,名曰感冒。」從以上可以理解到,在古代,其實傷寒、傷風、感冒是分得很清楚的。

有發燒、頭痛頸痛、腰背痛、周身肌肉酸痛,的就是外感病症的主要表現,但作為醫者,發現患者的脈象是浮緊脈,而且沒有出汗的,就是「傷寒病」。而脈象是浮緩的,自身汗出的是「傷風」。在夏秋時期,受寒或受風,或由時行病毒所侵擾身體而致的才叫感冒。

很多病人在感冒時,都會自行服用銀翹散,到底是否正確呢?

其實,銀翹散是治療外感風熱證的主要方劑,其臨床表現為:鼻塞、流粘稠的鼻涕、發熱或者高熱、汗出口乾、咽痛、咳嗽痰稠等。如果有上述的症狀,可以考慮服用銀翹散。

但若病症的表現為鼻塞聲重、噴嚏、流清稀的鼻涕、怕冷,不發熱或發熱不高,無汗、周身痠疼、咳嗽,但痰色白而稀,那麼就不可服用銀翹散了。為什麼呢?因為以上的表現是外感風寒症,如果再使用銀翹散一類寒性的藥物,就會體內的寒邪更寒,有可能會讓病情加重。這個時候大家應該選用荊防敗毒散,辛溫解表,才是正確的。

有部分體質比較虛弱、易患感冒的病人,由於素體氣虛,患感冒後較難痊愈,怕冷較重,或發熱但熱勢不高、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倦怠乏力、咳嗽但無力將痰咯出,此時要用益氣解表的參蘇飲。而在平時,需要常服以白朮、黃耆、防風組成的玉屏風散,以增強固表衛外的功能,抵抗外感病邪的入侵,以防感冒。

香港的氣候屬於亞熱帶沿海氣候,生活於此,容易染濕邪;但香港人又常出入空調環境下的冷氣空間,易於攝冷;平時又喜愛煎炸香脆食物,熱邪易襲。因此患感冒時常見寒熱夾雜夾濕的病症。不但發熱、疲倦、怕冷、口渴,而且鼻塞聲重,痰黃粘稠、尿黃赤、大便祕結。此時需要用雙解湯加藿香、佩蘭,解表清裏祛濕。

方藥有所區別

預防時行感冒,大家需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注意防寒保暖、勞逸適度、調養精神、重視傳統健身運動、飲食調養和中藥預防等。

據研究服用預防藥物後一般可使感冒的發病率降低50%左右。主要的藥物有貫眾、大青葉、板藍根、藿香、佩蘭、薄荷、荊芥等。

不過隨着季節的變化,預防感冒的藥物亦有所區別。如冬春季用貫眾、紫蘇、荊芥;夏季用藿香、佩蘭、薄荷;時邪毒盛,流行廣泛用板藍根、大青葉、菊花、金銀花等。常用食品如蔥、大蒜、姜、食醋亦有預防的作用。

在這盛夏的季節,可選用佩蘭六克、薄荷六克、板藍根六克、夏枯草六克、荊芥六克、金銀花六克煎水作飲料,作為預防流感的方藥。當然,讀者也可諮詢註冊中醫師為你調配更適合個人體質情況的預防感冒方劑。

另外,有呼吸道病徵病人需要配戴口罩、注意休息及均衡飲食;多食蔬果、補充水份,少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及生發的食物。

嚴耀堅

香港註冊中醫師

中國國家執業中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博士研究生

現職

Human Heath 盈健醫療.盈健堂中醫門診

2009年7月28日星期二

CWB Brunch Club & Supper

地址 :   銅鑼灣禮頓道13號1樓
電話 : 2890 2125
類別 :   英國菜
消費 : $41-$100
 
 
 
 

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瘋狂普洱茶 蹣跚誠信路

周楚奇

惟公元200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檢總局批准,並實施了《普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管理辦法》。

一條法例,能挽陷於混亂、崩潰的普洱茶的生產與貿易困局嗎?

在短短十年八載間,雲南普洱茶的產銷,經歷了由興盛到瘋狂,以至衰退、崩潰的歷程,倒也如《老殘遊記》中的一句話:「其興也勃然,其滅也忽然。」

傳統的普洱茶產銷,是以雲南普洱茶市為生茶的集散地,生曬的茶餅在長途的販運、存貯過程中得到自然發酵,產生了特殊的茶香茶韻,為好茶者所欣賞。但這種自然發酵的過程,需時極長,更受時間、天氣、氣溫、濕度等偶然因素的影響,非人力可控制,故在普洱茶史上,佳茗極其難得。本港某茶室早年在大堂飾櫃中供了半餅宋聘,已足鎮懾江湖。

人工縮短發酵周期

上世紀七十年代,昆明茶廠「成功」發明了人工發酵的普洱茶,縮短了普洱茶發酵成熟的周期,並形成了規範化的工藝程序,對熟茶生產在品質上有一定的保證,不失為普洱工業化生產的方法。

本世紀初,人們崇尚保健、天然的飲食,「綠色」成了招徠,這使普洱茶業有良好發展的勢頭。但在一切都向錢看、急功近利的社會氛圍下,以雲南省政府為首,各路英雄眾志成城,無所不用其極,誓將普洱茶業做強做大,且看各方的精采表演。

當今天再回顧雲南普洱茶的悲喜劇中各主角的遭遇時,最可憐的是茶農,他們曾因市場突然膨脹的過快擴大種植面積,並對野生普洱古茶老樹進行毀滅性的瘋採,如今古茶將盡,過剩的青茶卻賤得連採茶的工錢也抵不了,雲南出現了建國六十年來從未出現過的茶園荒廢局面。茶農甚至要摧毀茶園改種其他作物了。

造成如此災難局面的最大禍首,竟是政府和研究普洱茶的科學家和「茶藝」家。他們原是一片好心地為普洱茶的推廣作科學研究、開博物館、茶藝學院、出版有關的專門刊物,使普洱茶業迅速得到發展和擴大。但很快,他們發現,這種需要天然慢發酵的生產方法成了做強做大的樽頸,連七十年代昆明茶廠的人工發酵方法,也無法滿足市場的急需,於是,竟有人攀起「科學」、「學術」的幌子,大力宣傳生茶的妙處,減肥治癌消血脂,本來歷史上不堪飲用的未發酵茶餅,迅速地在市場上熱炒起來。

茶商炒賣 茶價暴升

這樣,我們再看看鬧劇中的另兩個角色:茶廠和茶商。

茶廠是被動的,但按原昆明茶廠的工藝要求,製茶需時,設備複雜,如今只要把生茶壓成餅狀,一樣可收加工費,何樂不為?

茶商在整個災難中一直扮演着炒作、哄抬的角色,炒盡舊茶炒新茶,用科研、歷史、藝術裝點起來的普洱博物館、學報、專著、雜誌,都是茶商們用錢夥同政府、學者、科學家們弄出來的偽科學、偽學術。

在熱烘烘的炒作、拍賣中,對以新茶壓製出來的種種「紀念茶」、「禮品茶」又是一種天才的發明。

種種以不同名目下用新茶壓製出來的茶餅,有好看的圖案,有煌煌甚至偉大的藉口,什麼國慶、黨慶、奧運。當然也有「限量」紀念版,香港回歸也成了其中一項促銷項目,只是,這些放在三棺九棺槨的錦盆中的「名茶」,定價或拍賣價成千上萬,但茶餅的實際價值只是一元幾分而已。事實上,這是一場頗值玩味的騙術。普洱尚舊,紀念茶、禮品茶餅上印壓年份,拆散即失去紀念價值,故此,應無人拆散以供沖飲,至於茶的質量,大概永遠成謎了。

其後中央電視台播出了茶商在廁旁廚邊造「舊普洱」恐怖片段,舉世嘩然,多年的炒作,泡沬爆破,偽科學被揭穿,普洱茶的幻想隨即悲劇收場,有關當局抓了國家質檢總局的條例,圖挽狂瀾,只是經過蘇丹紅、大頭娃娃,以至三聚氰氨諸事,國家質檢也是泥菩薩啊。

港茶行發小財

香港在這場普洱狂潮中,也扮演着角色,卻是各有造化。本港的老茶行歷來自設普洱倉堆放老茶,每年按量收新推舊,忽然間,國內來客搬來現鈔搜茶,很多老茶行傻兮兮地清倉以售,三十年老餅搶光了搶二十年的,最後他們心目中不堪飲用的五年新茶竟也以善價限量而沽,至此,泡沫始破,他們卻無端發了小財。

但也有本港所謂茶癡者,跟着洶湧的濁流搶購,希望從中「保值升值」以惠子孫、後代。側聞本港財政界某聞人,也斥資購買物業,建構茶倉以貯普洱,筆者未知其所貯是否包括青餅,因熟餅雖然貶值,但畢竟還是可供飲用之茶,若是生餅,依本港茶葉界名宿所言,則成為廢品之機會極大。不過世事難料,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炒茶此君真個是無牌代表,但憑購物業,十年八載間,獲利頗豐。

普洱炒燶已成定局,近年又聞有炒龍井炒烏龍鐵觀音之聲,這些茶種宜新不宜舊,如何炒得?

但坊間又有人提出飲舊烏龍新論,叫人聞之慄然。

巨型西瓜

日本年年有新品種西瓜上市,之前出的金字塔西瓜、恐龍蛋西瓜、葫蘆形西瓜已經 out了。最新出品是重達二百磅、動用兩三個人才搬得動的超巨型西瓜。

西瓜產自北海道,在溫室瓜棚種植,共花了九至十個月才長得這麼大。期間有專人細心照料,身價不菲。每個西瓜零售價約$10,000,在九龍城源興和九龍塘的 Taste都可見到其蹤影。買不起,經過時拍張照留念也過癮。

Ihr (釀啤酒的水採自阿爾卑斯山的天然湧泉)

啤酒,男人應該喝得比女人多。但,女人對啤酒,反而比男人更有要求。

苦澀辛辣的不喝、酒精度高的不喝、喝了會口乾的不喝、品牌形象「麻甩」的就更不喝!
想找一款,連女人都愛喝的啤酒,很難。

新發現,型格淡啤酒

有這番結論,因為我是朋友聚會的「酒水部」跑腿,尤其夏天,每逢大夥兒搞遊船河,若買了新力、嘉士伯、藍妹這類「男人啤」,女性朋友肯定給我白眼。最近,在中環一家樓上雜貨店,找到一款叫 Ihr的有機啤酒,一看,便知挑剔如我那班女性朋友,該也不會抗拒拿上手。它細細支,設計頗具型格,帶點 unisex味道;啤酒上的招紙,是由法國藝術家設計,一個插圖加一句 slogan,風趣抵死,很有童心。像藍色那支「 Ninkasi KOM」畫了隻大腳板,代表剛下床便急不及待找啤酒喝,而「 Ninkasi XAN」有個「 keep quiet」手勢,就是夜闌人靜自斟自飲。別說女生會喜歡,我第一次看見,也有衝動想買一套回家,當擺設放。

瑞士零污染泉水,清澄解渴

Ihr 在歐洲很有名氣,酒廠經營了五代,用來釀啤酒的水,採自阿爾卑斯山的天然湧泉,所以水質純淨清澈,喝後絕不會「口糠糠」。而麥芽和啤酒花都是有機種植,麥香也就分外突出。難怪,我的女性朋友喝過後,紛紛大讚口感爽滑,解渴消暑,清新得來多了一份甘甜;更難得是氣泡不多,喝罷不會狂打噎。 Ihr現在有售的六款口味都屬淡啤酒,味道不太濃烈,有兩款是加了柑橘味和花香味,另外有添加了有益菇菌的健康口味,還有兩款是無酒精的,在入樽前先把酒精揮發掉,不勝酒力的女生,喝多兩杯也不怕。

Ihr所有啤酒只有細樽裝,不用塑膠,也堅持不出鋁罐裝,免得製造更多垃圾。

六支裝禮盒$228(O2H)
Ihr的禮盒裝,用的是可循環再用的硬皮紙,上面綁了絲帶,還有一張心意卡,買來送給好杯中物的朋友,甚為得體。

十四支裝的紙盒設計甚有型,開兩個窿便當手抽,走在街上,輕易引來途人注目。

玉子蟹$39.5(SOGO超市)
喝啤酒怎少得香口炸物?吃厭了花生薯片,不如試試這款日本玉子蟹。整隻咬下去,脆卜卜甚惹味,用來佐啤酒一流。

喝啤酒的智慧

說了這麼多,你該估到 Ihr不是平價啤酒吧。對, 38元一支,貴過超市大部分啤酒。正因為 Ihr絕不便宜,好應該喝得聰明才是。我的「酒鬼」朋友教我幾個喝啤酒的貼士,和你分享一下。首先,別扮豪邁直接用樽喝,應該將啤酒倒入杯才喝,因為倒酒的動作會產生一層啤酒泡,隔開啤酒與空氣,啤酒便不會很快被氧化和變味。也別以為啤酒愈凍愈好喝,我們常喝的淡啤酒,最好在 10嬈左右喝;拿出雪櫃後,待一兩分鐘才開瓶,這樣便可嘗到最具鮮味的啤酒。以上貼士有多可信?我不知道,但看那位「酒鬼」朋友的啤酒肚,比我大幾倍有多,應該靠得住。

Ninkasi KOM  0%acl $33(O2H)
有機紅茶菇做的啤酒,有股幽幽的花香,啤酒味清淡得很,有點像喝 soda。由於含豐富酵母菌,對腸胃很有益,加上無酒精,喝多幾杯也不怕醉。

Calvinus Bier  5.2%acl $38(O2H)
麥香非常濃郁,加了柑橘和香草,嘗到淡淡的果香,喝到不同層次味道。

Ninkasi XAN  2.6%acl $33(O2H)
加入較多啤酒花釀造,啤酒帶朕濃濃甘澀味,口感非常順滑,相當清爽。

Vollmond Bier  5.2%acl $38(O2H)
Ihr的釀酒師相信,日月精華對酒精有種神秘力量,所以每逢月圓才釀造這款「滿月啤酒」。甘甜和澀味平衡得恰到好處,口感圓潤, after-taste悠長。

SHOP LIST

O2H(源圃生活):中環士丹利街 50號信誠廣場 11樓 A  2981 2888
SOGO超市:銅鑼灣軒尼詩道 555號地庫  2833 8338

通泰超級市場

地址:香港皇后大道西 426-432號地下
電話: 2549 8743

超級市場,早已是我們過活的一個重要元素。曾幾何時,當連鎖超市還未流行時,我們購買日常用品和糧油雜貨,都是光顧雜貨店、辦館、小型超市這些個體戶。
當大型超市出現後,我們便貪新忘舊。有市場調查指出,香港人對家用品和食品的消費習慣,盡在連鎖超市和便利店,是我們的消費模式令他們坐大。
好了,當我們發覺他們利字當頭、明減價實加價、限制我們可選擇的產品種類……從前的小店卻已消失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亦苟延殘喘。
除了通泰超市。
雖然是很難跟連鎖店抗衡的了,可是因為後台夠勁,她還是有能力為客人提供平價或獨特的貨品,舊店亦有新猷,老鋪仍有價值,只是我們看不見。

你見過這些貨品嗎?

喜歡逛超級市場,連鎖的、獨立的、高檔的、街坊的。
有事沒事,總之每次經過都想入去轉一圈,看看這個世界新出了甚麼吃的喝的用的;而每次逛超市,總不會空手而回。
這一天,我又去逛超市了,還找到了不少新奇貨色:台灣老字號的鹽滷豆乾、泰國流行的即食冬蔭湯、中國大賣的老乾媽豆豉辣椒、日本博多的豬骨湯底、馬來西亞的老牌餅乾、韓國地道的即沖生薑茶、香港土產的長壽麵線……咦,那貨架上竟然放着幾近絕迹的洗髮膏和由法師開光的碌柚葉沐浴露!你說好玩不?

長壽牌麵線,$7
別小看這盒麵線,製造商新順福麵線廠,正正是創立「壽桃牌」的麵廠,這麵線是麵廠最早期的產物,屬廈門麵線,質地幼細爽滑,坊間現已少見,但這裏仍能找到,常見識貨街坊幾盒幾盒的買。

古龍丁香魚罐頭,$9.9
古龍跟老乾媽一樣,是國內名牌,始創於一九五四年。這丁香魚,送粥送飯皆宜。

天地一號蘋果醋飲品,$9.9
天地一號的醋製飲品在國內風行一時,瓶子像酒瓶,可是絕無酒精,用陳醋、蘋果醋等調成,能增強脾胃功能,尤其適合夏天飲用。

越南檬粉,$7.9
越南牌子,由越南著名的大企業生產,外表像我們日常吃的粉絲,煮熟後可放湯熱食或拌醋凍食,加兩片扎肉便可在家自製越南味道。

Rozsiam冬蔭湯,$16.5
原裝泰國入口,酸辣香濃,加雞、蝦或魚同煮,是地地道道的一道泰國菜,方便得很。

金龍雞醬,$10.3
泰國雞醬多品牌,其中又以金龍歷史最悠久和暢銷,在香港已賣了多年,間中也能在雜貨鋪找到,很受主婦歡迎。

Julie's夾心餅,$12.5
有超過二十年製餅經驗的 Julie's是馬來西亞品牌,餅乾比其他牌子的香脆鬆化,比現時很多大陸製的餅乾好吃。

日清麻油,$24.5
有很多捧場客的日清麻油,早已在上海設廠製造,市面上亦多見上海出品。這些從日本原裝入口的,更加香濃,質素亦更有保證。

博多豬骨湯底,$4.5
博多拉麵常以豬骨湯為湯底,味濃而呈奶白色。這小包小包的便是博多豬骨湯底,煮甚麼麵也可以下,方便易用。

丹特生薑茶、八寶茶、紅棗茶,$34.8-$34.9
韓國生薑茶、紅棗茶等早已為港人所喜愛,這些粉劑沖裝比瓶裝的更方便外帶和存放。而丹特這公司有超過二十二年製茶經驗,是韓國著名品牌。

名屋芭樂汁,$5
芭樂即石榴,是台灣的原生水果,芭樂果汁在當地極為普遍,甜甜酸酸的很適合夏天飲用。生產商名屋食品更是成立於一九八二年,一直製造飲料和罐頭,產品行銷歐美。

香港黃老煜雙重功效止咳涼茶,$18
這些包裝涼茶料,市面上已買少見少。黃老煜是本地老品牌,有止咳茶和外感茶,這包則集兩者之大成,既止咳又防外感。

虎牌米粉,$12
這款新竹米粉在台灣賣了接近五十年,比其他米粉有咬口,煮久了亦不會變糊仔,放湯吃最佳。香港顧客只能在通泰這些舊式店子才能找到。

度小月擔擔麵、刀削麵、關廟麵,$16-$23
度小月所生產的各款麵食全部天然生曬而成,絕無化學添加劑,其中以關廟麵最受歡迎,質地煙韌,但烹調時間要比一般麵線長一點才能煮熟。偶爾趁推廣期可在吉之島等超級市場買到,惟這兒長期發售。

味全甘醇油膏,$17
味全是台灣老字號,以醬油、味精起家,業務現已擴展至罐頭、牛奶、酸乳、果汁飲料等。這款油膏,是由味全醬油煮稠而成,甘醇而不死鹹,用來做皮蛋豆腐,鮮味濃郁。

冠益華記辣椒蘿蔔,$15
冠益華記是香港的老醬園,辣椒醬和咖喱醬很受歡迎,反而少人知道她有做醬菜,這款辣椒蘿蔔便是其中之一,入口爽脆微辣,是最近才上架的貨品。

萬應莪朮油,$8.5
印尼的萬應莪朮油,祛風止痛,適用於頭痛頭暈、蚊叮蟲咬,歷史悠久。

上海硫磺皂,$3.5
硫磺有殺菌功效,以此肥皂洗澡,對治療皮膚病很有功效,銷路一向不俗。

海鷗牌洗髮膏,$16.8;海鷗牌痱子粉,$9.5
這洗髮膏和痱子粉(即爽身粉),兒時常用,幾乎可以放進香港歷史博物館,很多用開的公公婆婆,就是來找這個。

蝴蝶牌花露香水,$16.5
這牌子跟名牌貨雙妹嘜比,氣味較清,噴落舒爽,有驅蚊作用。

開運大吉碌柚葉沐浴露,$21.5
瓶上註明由台中白龍皇宮廟宇監製、日雲法師開光見證云云,能否辟邪未知,但睇怕沒甚麼地方有得賣。

老乾媽風味豆豉油製辣椒,$13.5
老乾媽是國內風行的辣椒製品名牌,由目不識丁的陶華碧所創立。這瓶風味豆豉油製辣椒是貴州的風味食品,亦是老乾媽的暢銷貨,炒、燜、煮都行。

改革:辦館變身超市

你猜我在哪一家超市找到這麼多有趣的產品? city'super? Great? Sogo? Freshmart? Oliver's?有食緣?
錯錯錯錯錯!
這天我逛的,是隱身於西營盤舊區的通泰超級市場。她創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前身是辦館,後來演變為本地第一代超級市場。
辦館這東西,早在開埠初期便出現,主要售賣洋酒洋貨,對象以外國人為主。直至七十年代,超級市場興起,辦館逐漸被淘汰,有的索性轉型做代理,有的既做代理,也追逐新潮變身,增設貨架收銀機做超市,通泰正是這一種。
但,當年的新潮,今天已過時。
走進通泰就知,沒有燈火通明的通道,沒有設計摩登的貨架,沒有電腦化的條碼。店員不是師奶就是阿叔,沒有人穿制服,沒有人說「你好」。
門口一個白色木櫃上放有特價貨,旁邊有兩三架生鏽的手推車和幾個購物籃。一排一排的木貨架,放着罐頭粉麵調味品酒零食飲品涼茶洗頭水廁紙清潔用品……有時地上還放着散賣的餅乾和白米。
但老老套套卻臥虎藏龍,許多連大型高檔超市買不到的品牌她有售,這有外因亦有內由。

李廣林賣糧油雜貨賣了六十幾年,是行內少數有碩士學歷的老行尊,曾創下不少「第一」,為香港引入不少外國產品。

 

最初的通泰辦館在德輔道中,後來又在利源東、西街之間設店。

通泰超市面世後,通泰辦館依然存在。

通泰的門面老舊,不是熟客很易錯過這件「寶」。

外因:連鎖超市上架費貴

通泰超市的顧客群是附近街坊,店面設計亦很街坊,還有散裝米賣,格局似大辦館。

連鎖超市設上架費,等閒要六位數字,實際金額還視乎擺放位置、上架時間長短等;又要供應商分擔促銷費、損耗責任等,很多本地小品牌,或專門進口因為少宣傳而不為消費者所熟悉的外地品牌的供應商,根本應付不了這些龐大支出,只得透過「行街」,向小商戶如雜貨店、辦館、獨立超市等逐家逐戶的推銷、供貨。通泰超市便是這些不收上架費的街坊零售商之一。

內由:自己身兼供應商

通泰超市背後有個大靠山叫「通泰行」。通泰行是本港著名食品供應商,主要進口罐頭、米、粉麵、酒、麵粉等,以中國和台灣產品佔多數。通泰超市賣的貨,半數來自通泰行,供應量有保證,品種亦齊全。以台灣百年名牌「度小月」為例,通泰行是總代理, Apita、吉之島等日式超市雖有推廣櫃及部分產品,但始終不及通泰超市齊全,由肉燥、擔擔麵、關廟麵,到甜米醬腐乳、熟鹹蛋、九號米等都有賣。

通泰行主要做進口和批發生意,這罐度小月肉燥,連美心都入貨。

當年「百寶膠」吹波糖風靡全港,但售價貴,李廣林從台灣引入同類產品,還在包裝上紙印上明星樣子做噱頭。

兩招抵住大型超市

李廣林:「冇咗我哋,兩大超市賣啲嘢會仲貴!」

通泰沒上架費,貨品價格得以定得低廉。加上入貨靈活精準,供應商攜貨上門推銷,經理看過試過,合適才入貨,放到貨架上賣。有銷路的便繼續取貨,不好的賣完就算,完全依賴貨品的質素和客人的喜好,而不是供應商的財力,選貨貴精不貴多,競爭力大大增強。
三十年來,以這兩招抵住大型超市的衝擊的舵手,是一個叫李廣林的人。
「而家兩大超市壟斷市場,先會咁囂張,先會有嗰啲話係減價,但其實冇減嘅情況出現。冇咗我哋,佢哋賣啲嘢會仲貴!」他一句說話,鏗鏘有力地道出了小型超市在市場上的生存價值。
也是說真的,就是多得小型超市,把貨品接近真實的價格反映,我們才不致於被大超市任意宰割,畢竟同一件貨,通泰賣十元的,惠康、百佳總不成賣二三十元吧!

早着先機

敢於挑戰大巨人,最大的原因,是他資本雄厚。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本來在中環街頭賣罐頭餅乾的李父,已賺到本錢在德輔道中開設「通泰辦館」,售賣及批發洋酒唐酒和糧油雜貨。
那年頭正值戰後,香港人口急增,食物需求大,辦館生意旺盛,通泰辦館乘勢擴張,十年間除了主打糧油雜貨的通泰,還開了賣酒的明泰、賣糖果的天泰,甚至做貨幣找換的德泰,賺到不少金錢。
到一九六零年,牛奶公司和連卡佛攜手開設大利連超級市場,正式拉開超市年代的序幕,通泰亦於七十年代改革,除了原來的辦館,加開超級市場,是第一代的獨立超市,還是劃時代的一間。
「以前開辦館,掛個牛奶嘜放錢就行,後來規模大了要僱夥計,怕員工穿櫃桶底,就要用收銀機,又要將貨存倉。我讀工商管理出身,收銀機加存貨管理的運作系統,就是由我設計和起用,後來行家跟着使用。」他說。

改革先鋒

他是個先鋒,把家庭式經營的辦館,改革成現代化管理的超市,零售生意做得愈來愈好,之後便開始涉足批發,以通泰行、遠大等公司名義入口、代理國內和海外的食物及日用品,自己在門市發售之餘,還批發給其他士多、辦館和超市。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產品如味之素、卡樂 B薯片、立頓紅茶、楊協成咖喱、百力滋、萬里望花生等,都由他最先引入香港。高峰時期,所進口的產品超過五百款。
「當時你到我貨倉每樣貨品取一件,已足夠開一家超市。」他得戚地說。之後,他又兼營米業、麵粉行,大家都叫他做「糧油大王」,實力有番咁上下。套他一句:「香港人唔食飯食麵包,都要幫襯我。」嘩!口氣聽上去,教人想到李嘉誠。

李廣林雖然不是李嘉誠,但一樣是「李超人」。

收銀機是辦館變超市的重要象徵。

繼續鋤強

雖然李廣林並不是李嘉誠,可是他的身家也很厚,早年買落不少鋪位、唐樓作門市、貨倉、辦公室等用,眼見零售生意很難跟兩大超市抗衡,他索性將物業拆卸改建大廈,現時單在中環便有三幢物業,包括通明大廈,市值以億計,另有不少出租鋪位。
可見,現時通泰超市這個門市,在他眾多生意裏,其實只算一條牛毛。留着西營盤這家店,一是店子鄰近辦公室,易於管理;二是有自己的門市,通泰行一進口新產品,便可以放在那裏賣,直接測試市場反應;三是老員工可以繼續有工開;四是留住通泰超市,對兩大超市發出無聲抗議。反正物業是自己的,貨很多又是自己入的,實行你有你加價賺到盡,我有我平買平賣薄利多銷,就是要等你坐大都不能無限放大。哈!老人家,真有點鋤強扶弱的俠義精神。

前景:走向大便利店
人際關係緊要

李豐年主力買貨和推廣,已很少到門市去,這天在店內,竟給他遇上通泰的舊員工(左)。
太子李豐年:「我們不是沒前景,我們可以做一家『有人際關係的大便利店』。」

幫他一起鋤強扶弱的,還有他的二子李豐年。
十多年前,讀化學的李豐年回巢協助父親發展通泰,對這些舊式獨立超市的前景,有一番見解。
「街坊買少少嘢的,未必會去大型超市。一來大超市地方大,買一支豉油都要行要搵;二來大超市人多,可能買包糖都要排十分鐘隊。我們地方細,反而可以做一家『有人際關係的大便利店』。」他說。
的確,通泰雖有手推車,但採訪幾天都未見過顧客用得着,師奶買幾罐狗罐頭、泰傭買幾包金邊粉、阿叔買兩罐啤酒……倒真像一間「大便利店」
而我作為街坊,幫襯通泰也有幾年,根本不發覺她有手推車;細心想想,又的確未曾試過在這裏買雙手捧不來的貨量。
反正街頭街尾都有大超市,購物方便;而且通泰的營業時間正是我的上班時間,日常所需的,基本上下班後都到連鎖超市買了。周末去通泰,只是買些在兩大超市買不到,或當日需要的東西,例如散裝白米和度小月皮蛋等。
通泰的角色就是這樣:為附近街坊提供就腳的銷售點,為貪新鮮的客人提供不是隨街買到的食品,為大家提供價錢大眾化的貨物。
「是大眾化價錢買特別的產品。」李豐年說。「我們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門口可以停車,而開車的客人較能接受『冷門』的產品,只要品質好,他們便會買。」車到門口,着實是優勢。幾年後,地鐵西區線通車,勢必為西環舊區帶來一批新客源,抓住機會現在開始改革,正是絕佳時候。

通泰行在附近的東邊街,是香港老牌食品進口商。

供應商送貨來,梁耀強親自檢查。

李豐年雖然很少落鋪,但想到新推廣或方針時,便會告訴梁耀強,由他去執行。

人情味管理

經理梁耀強:「有人推銷,我又覺得適合的,咪入貨試吓囉。」

改革的第一步,是聘請一位新的店鋪經理。
梁耀強曾經在兩大超市任職,因收貨而認識了李豐年,後來更被他羅致到通泰超市,希望他能將現代超市的管理和待客手法帶到通泰,至今梁經理已上任一年多。
他是個把關能手,他的出現,首先豐富了貨架上的產品種類,例如以前只賣新加坡製造的萬字醬油,現在有日本原裝進口的。以前沒多少零食,現在有馬來西亞餅乾、日本糖果等。


「有人推銷,我又覺得適合的,咪入貨試吓囉。」他說。
比起連鎖超市有一套既定制度,通泰是超級自由和有彈性。入貨不用總公司批准,擺位亦不受上架費影響,隨時轉換都可以。甚麼貨品缺貨,可以立即到樓上的貨倉提取,或致電供應商,轉眼便送到。定價亦自由,反正老闆的宗旨是「平買平賣、薄利多銷」,定價不用進取,賺少少便行。簡直是人家打本自己開鋪一樣。
「梗係唔係啦,你估唔使負責任呀?因為自由度大,所以更要想點子。」梁耀強聽到我這樣說,立即澄清。
他很認真,行街送來的貨,他會親身試一試,好吃好用的才取貨放到架上賣。賣一頭半個月,看看銷情,銷情好的有得留低,銷情差但品質着實好的,他又會替它安排調個靚位,多給些機會,有人情味得很。


不過,人情味也有人情味的壞處。就像通泰的老員工,閒閒哋為李氏打了三幾十年工,有時很難改變根深柢固的處事方法。梁耀強雖然喜歡這裏人性化,不用動不動用職位去壓人;但在人事管理上,又有很大困難。正如其中一位黑口黑面的收銀阿姐,對我們採訪諸般不滿,經理亦「冇符」。
「她在這區出了名,但這兒不比集團式超市,可以發警告信,三次後便辭退她。」


事實上,當大家幾十年都不用對客人說「唔該」、「多謝」時,實在很難說服他們要這樣做。這個李豐年也知道。
「沒辦法,希望慢慢改到。現在街坊客可能覺得 OK,但新客不一定接受。」但他也不太擔心。「老員工始終會退休嘛。」他笑。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只要通泰能繼續讓我等小市民有選擇,不用任人魚肉,已經功德無量。

梁耀強雖然貴為經理,很多時亦要親自搬貨、貼價錢牌等。

通泰的貨品屢次在消委會的精明格價裏「平通街」,街坊都買得開懷。

唔怕貨比貨,至怕價比價

消費者委員會自去年八月底開始推出「每周精明格價」服務,第一次便是到西營盤格價,格出通泰超市賣的地捫三百四十克支裝茄汁,比附近的惠康平八成!我趁上周五兩大超市的減價日,挑選了幾款日常食品比較價錢,結果發現經常自誇「平通街」的大型超市,好些在減價後依然比通泰貴。
有*為特價價錢

長城牌火腿豬肉( 397克)
通泰:$17.5
惠康:$18.9
百佳:$19.5

金蘭生抽( 590毫升)
通泰:$9.5
惠康:$10
百佳:$ 9.5*

嘉頓威化餅( 200克)
通泰:$8.2
惠康:$9.3*
百佳:$9.6

家樂牌鷹粟粉( 420克)
通泰:$7
惠康:$7.5*
百佳:$7.5

可口可樂(八罐裝)
通泰:$20.9
惠康:$22.9*
百佳:$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