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

有關香檳的十件事

有關香檳的十件事

 

今年我出差極之頻繁,經常在社交網站上的更新狀況,多是關於我準備出發到這�那�。上周我人在法國的香檳區(Champagne),今周已經轉飛較南的寶祖利區(Beaujolais)。有朋友見狀,表示向來不知道香檳原來是一個地方,只道是一種氣泡酒。

 

上周短暫回港數天,相約朋友喝杯酒聚聚,他們說起香檳的繁複釀酒程序很難明,既是如此,倒不如我在此跟大家簡單談談有關香檳的十件事:

 

一、香檳是氣泡酒,也是法國東北部一個省份,位處巴黎以東約一百六十多公里。因為歐盟酒例,要採用這�種植的特定葡萄,以傳統製法(Traditional Method 又稱香檳製法, ChampagneMethod)釀製的氣泡酒,方能冠名為香檳。

 

二、香檳區共有五個分區,分別是Cote des BlancsAubeCote de Sezanne Montagne deReims Vallee de la Marne

 

三、三大最主要葡萄是ChardonnayPinot Noir PinotMeunier,前者是白葡萄,後兩者均是黑葡萄,大部分香檳都是由這三種葡萄混配而成。三個品種在香檳各有盤踞:Cote des Blancs Chardonnay 酸度標致,爽口清新,Cote des Se zanne Chardonnay圓潤滑溜,Aube Montagne de Reims 以種植優雅Pinot Noi r 為主,Vallee de la Marne 以盛產芬芳活潑的Pinot Meunier 為榮。

 

四、香檳位於經緯四十九度,臨近適合種植葡萄地界邊緣(南北經緯三十至五十度為最適合生產葡萄酒地區)。在香檳,葡萄有機會未能達致最佳成熟度,因此進行多個年份混配能有助減低年份差異影響。

 

五、香檳要經過兩次發酵,第二次發酵必須在瓶內進行,好讓氣泡留守瓶內。

 

發酵完畢,酒與死掉的酵母相依為命,為期一年半至幾十年不等,讓酒味發揮更多複雜韻味。酵母渣滓能有效把香檳保鮮,一旦除渣,香檳酒正式入世,味道開始從果香味進化為炒花生、乾杏仁等深層次階段。市面上有部分香檳推出「遲除渣」香檳(Late DisgorgedChampagne),就是強調除渣時間不遠,酒的新鮮度夠高。個別酒廠會在瓶子底部或背面印上除渣日子。

 

六、香檳酒釀酒師可隨需要而加酸、減酸、加蔗糖、加二氧化硫、加入舊年份儲備酒、混配紅白酒而造出粉紅酒,可算是歐盟酒國中最獨特的,也因此造出變化多端的酒款。

 

七、部分香檳愛好者喜歡品嘗白中白香檳(即是Blanc de Blancs 釀酒廠只採用白葡萄Chardonnay 造酒。白中白香檳充滿醒神酸度,年輕酒帶跳脫白色水果香,檸檬、梨子、青蘋果、桃等;成熟酒帶明顯杏仁、牛油果、無花果乾等。

 

白中白的酒一般爽口利落,香氣和礦物酸性從頭貫徹到尾。

 

八、黑中白(法語叫Blanc de Noirs)香檳不用白葡萄,只以黑葡萄釀製,酒的顏色邊緣會帶有極其微絲的粉紅水漾。Pinot Noir 的結構扎實,Pinot Meunier 紫羅蘭花香和梅子香,酒體厚長,果味在開端顯示實力後,會略向舌頭下壓,口感變得沉實,鮮果味和甘甜味最後卻又會重新浮現,非常有趣。初嘗者有機會覺得回甘略澀,但這卻是幾許鍾情黑中白香檳一族很期盼的一瞬。

 

九、好香檳必須具備酸度充足、果味豐、氣泡細密有勁、元素和諧融合、餘韻長的條件。如此質素的香檳不但在初出廠時好喝,更能有本事長期陳年,潛力不遜紅酒。

 

十、香檳有趣事太多,一篇短文未能盡錄,有機會再談!

 

*作者為葡萄酒國際評審、「英國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認可導師。

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

東京抗震 Sky Tree準備就緒!

東京抗震 Sky Tree準備就緒!

撰文:馮柏偉
欄名:旅途中

  這次到東京,主打做地震後的故事。之前看新聞說「東京鐵塔的電視天綫被震歪了」,我心諗,「高佢近 1 倍,動工中的 Sky Tree 點算? 」

  明年 5 月 22 日開幕的獨立式電波塔 Sky Tree,看來將兼具了「振興旅業強心針」的作用。塔中如何防震?雖未竣工,但在遊客中心內圖文並茂的介紹了……

Sky Tree 向五重塔偷師

  全球觀光塔愈建愈高,杜拜哈利法塔早一柱擎天,東京天空之樹(Sky Tree)在「電波塔」這一環上,以 634 米成為全球最高,力壓廣州塔 34 米。

  我上月中前往墨田區的 Sky Tree 看,外觀差不多已建好,不少東京巿民拿着手機拍攝。

  在工地對面有個臨時資料中心,介紹 Sky Tree 建造概念和防震技術,如何從零「茁壯成長」,塔周邊既保留傳統的江戶文化,亦可帶旺墨田及淺草區的發展等。中心更「模擬」在塔上各層可眺望的景致,讓巿民「先睹為快」︰塔置兩個展望台,350 米為第一展望台,包括餐廳、cafe 及商店等;而位於 450 米的第二展望台,是更為精髓的「空中迴廊」,觀東京夜景壯絕。另外,將來周邊範圍還會建天文館、水族館和巨蛋劇場等,旅遊配套一條龍。

全球最高電波塔

  Sky Tree 的監修者,正是殿堂級建築師安藤忠雄。展出介紹,塔防震的設計概念,原來不是甚麼新點子,反而是師古!從日本最古老的塔——「五重塔」取靈感。你到過奈良法隆寺,會好奇「為甚麼此塔經歷千多年而不倒?」秘密原來就在塔層中的那條中央的「心柱」。Sky Tree 的心柱是圓形中空,各層也是獨立結構,遇震時鐵骨架部分和心柱將以各自不同的頻率搖晃並卸到四邊,從而減低建築的震度,稱為「柔構造」;再加上頂層加了 100 噸的制震裝置,可說是「新技術、舊思維」的絕佳配搭。至於地基,則為較穩定邊長 70 米的正三角形,愈往上層愈變圓,到約 300 米便成為一個圓形,有抗強風作用!

  建築防震是極 technical 的工學,一時半刻看展覽,遊客也只能知個概略,總之它是全球最高的電波塔。東京坊間已推出了一本「Sky Tree 及淺草周邊遊覽」的指南,詳列拍攝 Sky Tree 的理想地,從吾妻橋、十間橋等從西到北多方位包抄,也有不同的遊玩方式,如乘人力車或搭渡輪循隅田川縱觀,像摩拳擦掌,提早預演「開幕」時的景象。

...................

Sky Tree

 地址:東京都墨田區向島 1- 32- 3

 交通:東京地鐵半藏門綫、都營地下鐵淺草綫、京成押上綫押上站徒步 2 分鐘可達。

---------------------------------

有情有義 東京半島

  在 311 東北地震那幾天,從報紙看到有酒店「打開門戶讓巿民暫避,並免費提供飲品和小食」,其中沒「開名」的一間,正是丸之內的半島酒店。

  半島酒店的巿場定位,向來「飄在雲端」,但面對這次世紀劫難,真有走入凡塵感。「你很難想像,我們的大堂、會議室都坐得滿滿,高峰時容納了近 1,000 人。」半島傳訊部經理小林先生在早餐時跟我說,「當然包括現在這大堂餐廳。」小林先生英文名 Mark,在美國加州長大,「公關味」不濃,少了日本人的客套與拘謹,有話實說。受核幅射影響,東京酒店的入住率大跌,話題自然不離地震。

  「因半島門口開在街上,不是現在某些酒店大堂設在高層。地震後,交通停頓,巿民有家歸不得,街上又怕危險。我們索性敞開門讓他們進來,有飲料和三文治供應,也設了電視,讓他們得到最新的災情情報。」他說,那幾天房間全爆,但也留了部分房給孕婦,員工下班也自願留守照顧眾人——身段華貴的半島,一下子成了暫時收容中心。

  我看大堂用早餐的,多是商務客的老外。「這已好得多了,地震發生後一個月內,入住率近零,大堂一個人也沒有。其後有埃及團來開會,人客才返回一點……」現在人流多了,但目前入住率只有一半左右。「預算甚麼時候才回復正常?」我問。「今年秋天的楓葉時開始復甦吧,明年春櫻就差不多了。」小林審慎而誠實的推算說。

  地震後,半島還有不少節能的應變措施,「譬如政府要求東京酒店業減省 10% 電力,我們主動減了一半,門口的燈全關。在災後,我們還設計了款袖邊有 Save Energy 的員工 T 恤,工作時穿着可降低空調的使用。」小林續說,在災後,半島甚至自組員工到東北災區做義工,探訪和為災民打氣,當然,這已超出酒店的服務範圍了。

窗外是皇宮景致

  酒店介紹,很少是如此的「開場白」。東京半島坐落在丸之內商業區,毗鄰銀座,酒店走廊都是名店,很有香港半島的低調奢華的味道。大堂典雅,以幼條木透出柔和感,盡頭是雕塑家濱惠泉如巨型眼睛般的藝術品「臥龍之門」,現在都掛滿為日本打氣的紙鶴。

  酒店共 24 層,合共 314 間客房,23 樓的園景套房,外邊正是天皇綠油油的宮苑,以護城河相隔,像自成一國,在東京此 view 難求。我的房高床軟枕不消說,從咖啡機、傳真機以至強勁花灑的配套,也教人舒心。

  其他精心的細節,還有樓梯旋轉位的枯山水擺設、可教途人「瀏覽」弄糕點的大玻璃等;當然,一嘗半島 High Tea 也是必要的。而中餐廳起鳳台,更登上了東京版的米芝蓮一星,充滿嶺南庭園味道,值得一試!

...................

東京半島酒店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區有樂町 1-8-1

 交通:JR 山手綫在「有樂町」站下車往日比谷口出口步行 2 分鐘

 住宿:Superior Room 夏天價格 52,000 日圓 / 5,047 港元,包早餐,10,000 日圓的晚餐券,1 程勞斯萊斯的接送等,查詢 www.peninsula.com。

﹏﹏﹏﹏﹏﹏﹏﹏﹏﹏﹏﹏﹏﹏﹏﹏

旅遊 Info

 簽證:BNO 或特區護照均可免簽證遊日本

 機票:乘搭美國達美航空前往東京,2,300 港元起,17 日有效期,稅及燃油附加費 880 港元,電話:2810 4288 或向各大旅行社查詢。

 匯率:100 日圓兌 9.7 港元

 網址:www.welcome2japan.hk 日本國家旅遊局

鳴謝:美國達美航空

 

過山車之最

撰文:Niki Li、太平
欄名:新探索

全球最陡峭的過山車 ——「高飛車」(Takabisha),將於 7 月 16 日在日本富士急遊樂園開動,迎接夏日的來臨。此外,遠在德國的一個樂園原本是一間核工廠,也有一個刺激的過山車在反應堆塔周邊衝行……

世界最陡峭過山車

日本富士急遊樂園的新過山車「高飛車」,背負最陡峭之名,皆因路軌最大的角度有 121 度,是全球之最。驚險旅程是這樣的,車會先以 90 度直攀 43 米高峰,再在頂端以 121 度衝向地面,為玩家帶來前所未有的衝力和刺激。整條軌道約長 1 公里,以時速 100 公里穿過 7 個急彎,歷程僅 112 秒,要玩家嘩聲四起,秒秒驚心動魄。

造價約 30 億日圓(約 2.9 億港元)的「高飛車」正在申請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家準備好挑戰未?

...................

富士急遊樂園Info

地址:日本山梨縣富士吉田市新西原 5-6-1

時間: 星期一至五 9am - 5pm,周末及公眾假期 9am - 6pm

網址:www.fujiq.jp

收費:成人 1,200 日圓(約 115 港元);3 - 11 歲 700 日圓(約 67 港元)

交通:JR 中央本綫大月站

---------------------------------

趣玩核電廠過山車

日本核危機事件令全球關注核電廠的保養及有效期。德國近荷蘭邊境有個小鎮叫 Kalkar,位處萊茵河北面,鎮內有兩大名勝,一是 St. Nicolai 教堂,二是一間從未使用的核電廠。原來此核電廠興建於 1977 年至 1986 年,是快中子增殖反應堆 SNR-300 型號,屬較早期研發的核電廠類型;落成後剛巧美國三里島事件爆發核問題,研究人員知道這種舊制式並不適合使用,於是反對聲音在德國全國響起,核電廠未運作就關門大吉。

市政府決定轉危為機,把核電廠改建樂園,變成今天的 Wunderland Kalkar,訪客人次每年竟達 600 萬!它有齊摩天輪、咖啡杯等供小朋友遊樂的玩意,亦有大人最愛的刺激過山車。樂園裏還保留了一個當年核電廠反應堆的圓筒建築物,中空的部分建成巨型的鞦韆,身處當中氣氛詭異。

...................

Wunderland Kalkar Info

地址:Griether Strasse 110-120, D-47546 Kalkar

查詢: +49(0)2824 9100 或 www.wunderlandkalkar.eu/nl

入場費:平日 22.5 歐元(約 248 港元),小童 18.5 歐元,兩歲以下免費。

交通:駕車從 Kalkar 鎮出發約 10 分鐘,距離 5.1 公里。

 

 

 
 
 
 
 
 
 

2011年6月19日星期日

outofstock x rmc

 

上環再變型

上環,一向型。
太平山街、差館上街、普慶坊,滿是型家品型時裝型畫廊。
最近,更型。
因為大安台、東街及太平山街一帶,多了幾間型 cafe。
她們散落在小街小巷內,小小的店,型格裝修。
最型的是,賣香濃咖啡,美味茶點之餘,還有另一重身份。
珠寶。時裝。精品。飲食以外,各有不同的主打。
同一店內,又喝又看又買,就是上環最型的 cafe潮流。

上環型店多

太平山街 24C︰ HAJI
潮流時裝店,由商台 DJ Mini所開,潮 Tee有她自家設計,亦有跟其他設計師 crossover。店子也賣多款日本品牌 Artisan& Artist的相機袋及相機帶,容祖兒、阿 Sa都是捧場客。

店主 DJ Mini

太平山街 16-16A︰ ange MASHOP
本地 designer創作的 trendy女裝,走歐洲及日本 trendy風,多採用麻布、絲質等天然衫料,風格自然飄逸。店內用樹枝作衫架,設計型格,也配合自然風格。

本地設計連身波點+格仔紋背心裙(售價未定)

東街 36號︰ ELLERMANN
德國籍老闆娘開設,一邊是花店,一邊是精品店。獨家發售荷蘭女設計師的 Pip home系列瓷製茶具,有紅、粉紅及粉藍雀仔和花花圖案,設計優雅又清新,勁多靚太幫襯。

荷蘭 Pip home紅色雀仔茶杯及碟$210/set

東街 45號︰ ilive tomorrow
創意家品 gallery,法籍店主兼設計師 Nicola,每月展覽及售賣不同國籍設計師創意家品。 6月份以工藝革命為主題,展覽台灣設計師 Pili Wu的一系列木椅,古典中式木椅配紅色調,型到爆。

台灣設計師 Pili Wu設計的紅色木椅$3,600

太平山街 18A-B︰ Rat's Cave
店主兼街頭藝術家 Dom及 Katol創立,主力本地品牌 Start from zero的街頭男裝,設計概念具抗爭意味,店內每兩星期輪流舉行展覽,極多潮人捧場。

台灣設計師盲公夫人 tote bag$180

太平山街 22-24A︰ Homei cafe
小小咖啡店只能容納 9人,但設計有心思,牆上的樹木油畫,配襯綠色的鐵櫈,甚有田園氣息。特式咖啡有玫瑰、 cream brulee、拖肥果仁等帶甜口味。店主每日還會自製不同口味的蛋糕。

French Vanilla Latte$27
雲呢拿味天然清香,咖啡味道溫和易入口。

差館上街 16號︰ Aesop
澳洲護膚品牌 Aesop,在澳洲自設實驗室,採用天然植物研製護膚品,不含色素香料,不少識貨 OL追捧。進軍香港的第三間專門店,選址上環,門面鋪滿竹子,設計獨特,路過都覺得有型。

皇牌產品香芹籽抗氧化精華$470

普慶坊 52號︰ floren
上環畫廊多,但這間最獨特。專門搜羅菲律賓著名及新晉畫家作品的 gallery,作品抽象,色彩豐富,引發無限想象。店主更提供畫作修補服務,不少藝術人光顧。

當代畫家畫作由$3,800起至$68,000不等。

沿普慶坊走到磅巷交界,在 Corner Kitchen拾級而上,會發現位於大安台的維也納咖啡店 Cafe Loisl。
門前種了幾棵植物,放置了兩張小枱,四周環境寧靜,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推門內進,一室古典維也納式設計。過百年歷史銅吊燈,圓形雲石餐枱,壓了花紋的木椅,灰白格仔花紋地磚,懷舊優雅。

維也納吊燈有過百年歷史,具懷舊風情。

珠寶店的飾物由七百多元起至七千多元不等。

柏林女設計師 Susanna Kuschek的喱士圖案珍珠飾物。

Demel棒子味朱古力 Bar$95
朱古力奶味重,有榛子芳香。

店子真是維也納人開,老闆來自奧地利,自細在維也納成長,喝慣當地的咖啡,來港後發現大都會竟無家鄉口味。便與太太萌起開鋪的念頭。
由於德籍太太 Sirkka曾是珠寶設計師,也曾開珠寶店,所以一店兩用,一邊是 cafe,一邊作珠寶店,賣 Melanie Georgacopoulos、 Atelier Munsteiner等歐洲新晉設計師設計的飾物,前者是希臘及法國混血兒,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作品充滿後現代感覺。
也有柏林女設計師 Susanna Kuschek的作品,喱士圖案珍珠飾物,很貴氣。客人喝完咖啡,都愛往一邊觀賞選購。
咖啡約十一款,以三款維也納咖啡最特別,都是加了一層厚厚忌廉,是當地最傳統的飲法。
Einspanner,為舊時馬夫的最愛,沒加牛奶,厚厚的鮮忌廉佔了三分一杯,不太甜,潤滑細緻,咖啡味極重。
Franziskaner,是有鮮忌廉和牛奶的咖啡,口感滑溜,咖啡濃香,又有牛奶的鮮香。
最令人驚喜是 Iced Vienna Coffee,加了雲呢拿雪糕及鮮忌廉的凍咖啡,咖啡味比別家都要香滑濃厚。
咖啡味濃郁,可惜 Sirkka不肯透露用甚麼品牌和產地的咖啡豆,只是每杯咖啡都是收到柯打後才將咖啡豆磨成粉,難怪如此濃郁。
店子還有歐陸式蛋糕、酥撻、 panini三文治等輕食,還有 Sirkka自製的媽媽配方蘋果批,沒加糖,靠提子乾釋放出甜味,天然好吃。最驚喜是連維也納朱古力蛋糕 Sacher Torte都有,朱古力味極濃極重。
還有從維也納入口的當地名牌 Demel排裝朱古力和紫蘿蘭乾,吃完買走都得。

(右) Ronald:「 Latte咖啡味都幾濃!」
Melody:「飾物好靚,咖啡店好有歐洲情調。」

Iced Vienna Coffee$48
面頭有 whipped cream及雲呢拿雪糕,更增添幼滑感,咖啡味濃厚。

Black Forest$44
車厘子酒味溫和,蛋糕鬆軟,勝在不太甜漏。

Franziskaner$38
加了鮮忌廉和牛奶,咖啡仍非常濃郁,有咖啡豆的芳香。

Hazelnut Snail$21
榛子酥鬆化,帶點朱古力甜味,配咖啡很夾。

Apple Strudel$46
酥皮鬆化,青蘋果餡微酸甜,散發提子的清香。

Cafe Loisl& Hammer Gallery

地址︰上環大安台 8號 A地下
電話︰ 91790209( Cafe Loisl), 34818213( Hammer Gallery)
營業時間︰( Cafe Loisl)星期一至五 9am-6pm,星期六及日 10am-7pm( Gallery)星期二至日 1pm-6pm

 
 

TST 新德里士多

新德里士多

尖沙咀重慶大廈商場 22及 26號鋪
2369 3038
9am- 9pm

絕大多數香港人,來重慶大廈只有一個目的:上樓吃咖喱。
甫進商場,就一支箭飆往電梯口,登樓找館子去。沒怎麼留意下層的事。
下層右邊巷子的最盡頭處,有間新德里士多,如非特地前往,幾乎不會踏足。
三十多個年頭,就只得印巴人光顧,和香港人彷彿離天隔丈。
然而,這港人不理的店子,其實離我們不遠。尖沙咀、銅鑼灣幾家五星級酒店,都來入香料做咖喱。
在著名印度餐廳 Gaylord吃一味香草燴雞豆、印式薄餅,香料、扁豆、胡蘆巴葉、麥粉全是她供應。
重慶森林,原來藏着良品。還藏着和你和我和他一樣的奮鬥故事,有待你除下有色眼鏡,一起發掘。

一年一度,拜見阿芳素。

往新德里士多,要穿過重慶大廈狹窄的巷子,途中不無心驚膽顫。
門外幾個印巴人,一見有人內進,便追着來嘰哩咕嚕派傳單。巷內迎面而來的幾個非洲黑人,瞪着凌厲的目光,總似不懷好意的。好不容易掙脫內心恐懼,一鼓作氣走到了巷子盡頭,幾個印巴人圍在士多門外。要到放眼繽紛印度貨色,惶恐心情才被好奇取代。士多佔兩間鋪位,一左一右相對。左邊百來呎,盡是香料醬汁牛奶麥粉薄餅豆類,五顏六色琳瑯滿目。右邊約一百呎,滿目牙膏浴油護髮日用品,偶見鬼馬包裝,像披紗跳舞女郎肖像、濃密鬍鬚型男嘜頭,有趣有趣。旁邊酒架,威士忌拔蘭地冧酒氈酒,來自印度數一數二的國際級酒商。中間通道也有寶,攤放剛從孟買空運過來的蔬菜水果。
最最最吸引,是剛好當造的 Alphonso阿芳素芒果,此乃印度百多款芒果品種中最馳名最好吃的,味道也冠絕全球,每年只五至七月出產,時令一到,印度人齊齊湧來購買,滿足一整年的渴望。
店家整箱整箱地置於當眼處,一箱十二個,才賣百多元,芒果金黃色帶青,飄出異香,閉上眼把鼻子湊近一聞,可惹來錯覺,以為到了印度市集。印度顧客果真托起一箱就往付錢,自命識食的港人,卻不認識。

放大圖片

貨品應有盡有, Jackie更說買滿二百五十元,就可免費送貨。

放大圖片

這印度女士,芒果一買就是兩箱,還一面說過造後就沒得吃喇。

放大圖片

採訪數天遇到唯一本地中國人顧客 Patrick來買香料。

尋寶,最緊要識揀。

正在門外徘徊,猶豫是否入鋪之際,店內傳出一把流利廣東話聲音。
「有咩想知,睇我幫唔幫到你?」
聽到廣東話,一切疑慮消除,踏步進鋪探頭一看,一個黝黑光頭的男人,坐在門後的收銀處咧嘴而笑。
他是第二代店東 Jackie Brar,四十三歲,百分百印度朋友。聽聲音,絕對猜不到他不是中國人,更猜不到原來是個身形健碩、手臂有紋身、耳朵穿了一對銀環,狀甚不好惹的印度男人。
本來消除的疑慮,一下子又湧回來。奈何腳已踏進去,人又已露面,惟有硬着頭皮頂硬上。猜不到的是,惡形惡相的他,竟又主動打開話題。
「想買乜嘢?印度腰果、綠豆出名夠香,做腰果炒雞丁、煲綠豆沙最啱喇。想食咖喱又怕麻煩?買呢啲現成 Masala香料粉啦,配雞配魚配蔬菜,有齊唔同配方。連煮都怕麻煩?咁就買呢啲咖喱配料啦,擺入微波爐一叮就食得。」 Jackie見我一個中國人盲摸摸,怕我走寶,一路從旁講解,惡漢原來很體貼。
他說,士多每月從印度運來一個貨櫃的食品和日用品,逢周五再有新鮮蔬果空運過來,想買生果,星期五最好。至於其他雜貨小食,幾時來買都得。
但印度貨,不懂選擇,怎買?猶豫之際,他又熱情地親身推介。

放大圖片

Paneer Makhani北印度芝士番茄咖喱$16.5
好多印度人食素,所以咖喱配料通常係蔬菜,芝士番茄洋葱蒜頭青椒,夠豐富啦。

放大圖片

Alphonso芒果罐頭$25
九十幾 percent芒果肉,加少少糖同檸檬酸,食落都幾新鮮,冬天咪食佢囉。

放大圖片

Tea Masala印度香料茶$18
由好多種香料溝成,你聞吓幾香!加落奶茶度,包你鍾意飲。

放大圖片

阿芳素芒果約$130/12個
吃時有一朕獨特印度式芳香,極具風味。店家價錢按每批次質素而定,相當均真。

放大圖片

印度茄瓜$18/1磅
細細粒,但係味道好香甜,同中國出產嘅唔同種 o架。

放大圖片

Amul Ghee印度酥油$58
嗱,煮咖喱時,爆啲洋葱加佢加牛奶落啲香料度,即刻搞掂。

放大圖片

Amul Milk印度鮮奶$11/1公升
全脂奶嚟,夠香滑,比雀巢奶白滑啲 o架。

放大圖片

Basmati Rice印度長米$100/5千克
來自印巴接壤嘅旁遮普,形狀細長,煮出嚟好香,質地軟熟又一粒粒分開,你哋做 fried rice都啱 o架。

放大圖片

Mixed Pickle什錦醬汁$12
芒果青椒蘿蔔加啲芥菜酸醋呀咁,幾惹味 o架,點乜都得,等於你哋嘅 XO醬。

放大圖片

Henna散沫花染劑$18
天然染料嚟,印度女人畫手嘅呢,亦都可以染頭髮。呢幾年多咗中國人嚟買。

放大圖片

Kingfisher啤酒$10
喺印度好出名,地位等於中國嘅青島。順喉、麥味濃,好多印度餐廳都有得飲。

他們在這裏打拼,卻不屬於這裏。

來這裏購物,起初似歷險,但遇上樂於助人的 Jackie,卻肯定是有驚無險了。
但,為何中國人不來?
答案很簡單,從來不知有這店子嘛!也是因為,實在我們最多只吃咖喱,對印度其他一切,由食物以至人,都幾乎一無所知,也沒多大興趣。一切只因非我族類。但其實,上一輩印度人,和你和我父輩的經歷很相似。都是離鄉別井,都是異鄉打拼,都是遭人白眼,都是期望有朝一日,捱出一片天,然後衣錦還鄉,甚或,他們有些經歷,比我們更豐富,更深刻。像新德里士多,也是這典型。這士多,最初由 Jackie的父親 Mukhtiar Singh Brar及其妹夫 Karam Singh Khosa合力開辦的。
Mukhtiar是傳統印度男性,典型錫克教徒,二十一歲離開印北家鄉。「最初言語不通,一個中國人都唔識,惟有喺印度人圈子找工作,結果由鄉里介紹進文華酒店當門僮。」今年已七十四歲的 Makatiar說。那年頭,難求一份工,更遑論是印度人,他們每天穿著禮服,守在酒店大門口,人客要進去,說說 welcome,躬身開門,來賓通常會給些零錢當小賬,收下又回句 thank you,僅此而已!但這門子職業,看似優差,事實卻不盡然。
卑躬逢迎的生涯,到底不輕易,加上身為異鄉客,心底不無自卑感。人客的冷面,富人的氣焰,加上舊時代中國人對少數族裔認識不深,上上下下,都對他們頤指氣使,歧視的傷害,天天加深。民族差異帶來的疏離感,是個沉重包袱,「不想再待在這裏」的念頭,與日俱增。
他們心繫家國,但家鄉太窮困,也回不了去。於是想到做生意,開一家小店,自己當老闆才能擺脫受人使喚、遭人白眼的日子。

放大圖片

Jackie幼時跟父母合照。

放大圖片

酒店工作的陳年舊照,一併記載了酒店舊貌。

放大圖片

印度人皆以曾往金廟為榮, Mukhtiar(左)也不例外。

放大圖片

年輕時,初到香港,坐在開蓬車上留影,事事新鮮。

放大圖片

文華酒店門外,妹夫 Karam職級較高,制服亦較隆重。

放大圖片

當年隔鄰快餐店開業, Mukhtiar(左)跟老闆 Mr Butt打招呼合照。

放大圖片

搬來重慶不久, Mukhtiar(左)及 Karam(右)鄭重其事拍照留念。

一份屈辱,從未忘記。

於是,二人勒緊褲頭,當門僮之餘,又到印度領事館當兼職司機,務求盡快儲足開鋪頭的龐大資金。
「我哋儲足九年,才儲夠本錢,辭掉門僮工作,喺尖沙咀金巴利道開咗一家細細嘅印度雜貨店。」 Mukhtiar說。
時維 1970年,這小店,名曰新德里,絕對是命根,二人也悉力經營,從家鄉 Moga省及鄰近的旁遮普邦,將自小認知為最好的香料和農產,一批批安排船運到港,當年尖沙咀一帶,極多印度人聚居,名氣很快就給傳開去,印度同鄉紛來光顧,可算站穩了腳。到 1973年,已賺到充裕資金,一擲四十萬買下當時屬頂級商鋪的重慶大廈現址。
其時同類店鋪委實不多,規模相若的,數來數去,僅銅鑼灣霎東街大東公司、尖沙咀厚福街印度商店。生意算是比較易做。
終嘗飽暖。下一步,跟普天下移民一樣:衣錦還鄉。

放大圖片

當門僮時儲下的零錢,想不到是屈辱的印記。

放大圖片

Mukhtiar已待在香港五十年。

每隔一兩年,銀根鬆動,他倆就帶着真金白銀回鄉,接濟親屬、買田、起屋。反而作為生活重心的香港,除了鋪頭,從不投資。縱然已經娶妻生子,入住政府公屋,但他們從不視此地為家,根本無意落地生根。
那時, Mukhtiar家住紅磡家維邨,和家住柴灣興華邨的妹夫 Karam,不時互相傾訴回國安居的期盼。異鄉客的疏離感,一直揮之不去。店子也只做鄉里生意,幾乎沒中國人光顧,他們也沒主動結識一個中國人。
時光冉冉消逝,十年、廿年,至 1990年,店子營運第二十個年頭,年過半百的妹夫好拍檔,患癌過世,沒能如願回印度終老。獨剩 Mukhtiar一人,守着那未了的心願。後來,他也意興闌珊,店子交第二代 Jackie接棒,除了返錫克教廟,平時多留在家,每年入秋以後,更索性收拾行囊回印度老家,長住四五個月,只春夏兩季,印度酷熱,才在香港。
對於當年的屈辱,他一直記在心中。請他捧着舊日當門僮收下的小賬硬幣拍照時,老人家忽然動怒。「 I am not beggar!我唔係乞兒呀!」原來內心的傷疤,至今還在隱隱作痛。

放大圖片

Mukhtiar間中返鋪頭「巡視」, Jackie孝順,會認真報告一二。

放大圖片

現時爺爺最大的快樂,是一家人回家鄉度假小住。

放大圖片

Navdeep(左)是 Jackie之子,十五歲,讀英皇佐治五世學校。

他們在這裏成長,要在這裏起飛。

傷痛。或許始終身不在國,仍感寄人籬下。
但他不知道,他的下一代,儘管皮膚臉孔,仍是個百分百印度人,但心,已在不知不覺間,悄悄改變。
像每隔數年, Mukhtiar總會要求兒子 Jackie、孫子 Navdeep,三代同堂回鄉探親,站在早年買下的六十三公頃田地前,攬頭攬頸拍照留念,光宗耀祖,躊躇滿志,但新生代,卻不這樣想。「佢個孫香港土生土長 o架!知幾多印度嘢吖?當旅行之嘛!」 Jackie說。
同樣在港出生成長的 Jackie,跟九十後兒子有點不同,他剛好介乎兩者之間,被兩股心態拉扯着。回鄉對他來說,一方面當是偷閒遊埠,另一方面卻因父親衣錦還鄉而感到有強烈使命,要承襲父輩創下的佳績。
其實自 Karam姑丈過世,老父又退下來。 Jackie便自覺家族重任已扛在肩上。同時他亦意識到,作為土生兒的移民第二代,他跟父親最大的分別,是與中國人的關係。
「我自幼住公屋長大,見中國人多過見印度人;中學讀銅鑼灣嘉道理爵士學校,同學一半係華人。喂,我雖然流住印度血統,但我都係老香港喎!」
他在平民社群混大,和本地人一同成長、一同經受社會歷練,少許歧視,間或也有,但他早已將之消弭於無形,不作一回事。
反而,他習染了香港人爽朗、快捷靈活的特質, Jackie這名字,也是為了方便大家而起。「我個名本來叫 Balkar Singh Brar,但係咁蹺口,咪改個易讀啲嘅英文名囉。」

放大圖片

當眼處掛着一禎照像,是 Mukhtiar最懷念的妹夫 Karam。

放大圖片

贊助尼泊爾會活動,獲頒獎座。

放大圖片

宣傳也重視,印製大量洋酒海報增加曝光率。

放大圖片

跟隔鄰中國雜貨店老闆 Joe哥相熟,愛以廣東話互相調侃。

擺脫覊絆,奮力拓展。

他沒有傳統的覊絆,父輩封閉的營商手法,他覺得不合時宜,接手以來,着力跟外界接軌,零售之餘,兼營批發。中國人即使沒來過士多幫襯,但不知不覺,已間接吃過他們的產品。蓋因城中不少著名餐廳,都是找 Jackie取貨的。亞士厘道名氣印度餐廳 Gaylord是老熟客,大眾化連鎖店 Curry in a hurry,同樣定期跟士多購置香料、芝士、麥粉。尖沙咀、銅鑼灣幾家五星級酒店,亦不時派買手來進貨。
「邊間唔方便講啦!費事招惹行家搶客呀!」他輕易一句就把話題轉過去。
他比許多香港人更懂做生意,批發之餘,兼營貿易,獨家代理好些名牌產品。印度 Amul鮮奶和牛油,又鮮又滑,不少酒店廚師都用來調製咖喱的。加拿大麥粉 Durum,纖維高、韌度足,意大利廚師愛用它來做 pasta,印度廚師也嘗試用來做 Roti。還有印度威士忌和啤酒,他更視為代表作。
「你知嘛,全印度 no.1嘅啤酒就係呢隻 Kingfisher,本來香港已經有人做緊代理,但做得麻麻哋,我同印度嗰邊保證,孭到佢哋個 quota,冇幾耐,個代理權就轉咗俾我。」他說起來,帶着幾分香港人的牙擦本色。

放大圖片

鋪內三位夥計都是巴基斯坦人,種族問題?他們說 We don't care。

放大圖片

寫字樓供見客用,陳設整齊,並設酒櫃隨時奉客。

放大圖片

2003年赴北京擺展覽做推廣。

放大圖片

自家貨車出動頻仍,送雜貨、送酒、往返倉庫和鋪頭。

他把新德里士多,由從前只做印度鄉里生意,一下子轉到不同國籍客人眼前,青出於藍勝過父親。
對香港的觀念,二人也大相逕庭,他把香港視為家,不單斥資買下居屋,三代同住。還大舉投資。 2004年,在葵涌買下四千二百呎倉庫。 2005年,買入棉登徑寫字樓。 2010年,葵涌再添置第二所倉庫,面積同樣四千二。幾項投資,不單可以做生意,這幾年,也不知升值多少倍,眼光獨到之處,比你我更加香港人。
「做生意最緊要靈活,要開放。仲講乜嘢我印度人你香港人,而家地球村啦!我個仔都讀國際學校啦!未來嘅策略,係要放眼全球,做多啲貿易,要邁向國際市場。」 Jackie的國際視野,正是來自重慶大廈。
這看似陳舊落伍的場所, 2007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能體現全球一體化的範例」,每天吸引各式人種,進行各種交易,熱鬧蓬勃,兼容並蓄,和平共存。
當世界拉得近時,共存,也許是人類刻下最重要的課題了。下次再去吃咖喱的話,不妨邁開步伐,放開眼光,四處逛逛,把自己融入這地球村之中,定會發現,世界,原來可以更遼闊。

放大圖片

Karam姑丈過身後,其女婿 Kulbir(右)開始來幫忙,延續家族的互助精神。

放大圖片

錫克廟祈禱會、尼泊爾會活動,新德里士多都曾贊助食物飲品。

放大圖片

兒子不諳廣東話, Jackie不擔心,說情願他學普通話,將來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