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星期二

Joë l Robuchon

「世紀名廚」 Joë l Robuchon, 38歲時已成為最年輕米芝蓮星級大廚, 2010年在《米芝蓮飲食指南》共摘得 26星,成為摘星最多的米芝蓮星級廚師。
Robuchon 在主要城市的餐廳均獲米芝蓮星級,香港位於置地廣場的 L'ATELIER de Joë l Robuchon獲二星,澳門 Robuchon a Galera更獲得三星, Robuchon的心得是用天然食材,「每一種魚、牛、植物都有生命,我哋要尊重佢哋嘅味道。」每道菜食材成本佔平均 40%。

花 10日研究新菜式

此外,菜式亦會迎合當地人口味,「法國與中國人口味唔同,我當初冇留意,就係講求食物質感,要配合不同口味,就要用新方法創作。」
他每年夏季會推出 summer dish,「我哋設計咗一款菜 Mille-feuille,正式解作 1000層,用好多唔同蔬菜,為帶出一層層口感。雖然好難做,但效果好,所以每年夏天都會推出呢款菜式。」 Robuchon指構思這款菜很容易,但研究煮法就花了 10日。

L'ATELIER de Joë l Robuchon名氣響噹噹,每人平均消費逾千元。 Robuchon說,以前做法國菜較奢華,用貴價食材,手工也不少,現在菜式較簡單,「家跟美國同法國嘅教授設計對健康有幫助嘅菜式,但有時幾矛盾,好似鵝肝醬脂肪高,但含較低膽固醇;魚子醬有利記憶。」

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海鮮•潮語︰直闖香港築地—鴨脷洲


香港人吃海鮮,來去都是西貢鯉魚門南丫島。
近年卻有一個新興海鮮勝地彈起,名人食家爭相追捧,奉她為港版築地——鴨脷洲。
這裏有大量漁民經營的海鮮檔,售賣坊間罕見、香港水域生長的野生海鮮,吸引識食的海魚癡來尋寶,買了即取去熟食中心加工,是最 in食法。
初哥沒門路?讓「大師姐」教路吧!

現買現煮現吃

市政街市位於鴨脷洲洪聖街 8號。
大師姐麥麗敏,師承江獻珠女士,醉心廚藝,識飲識食,為買優質食材,可以不惜工本、不怕麻煩,港九新界到處搜羅。
買海鮮,首選鴨脷洲市政大廈的街市。這裏的魚檔前放了許多的發泡膠箱,養着少量海鮮,魚、蝦、蟹、貝類,品種不多, size大小不一,與西貢鯉魚門海鮮檔的巨型魚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
「咪睇小呢啲魚毛蝦仔,全部都係本港漁民即日捕既漁穫,條條紮紮跳,比外國嘅飛機貨新鮮好多,而且全部係野生,味道特別鮮、有魚味,第二個街市未必有。價錢亦唔貴,一般比出面平三成有多。」大師姐說。
既然是野生海魚,供應量只是一條起兩條止,熟客如大師姐也要與人鬥快才搶到心頭好。別以為買海鮮愈早愈好。
雖然很多檔販在早上七時已營業,賣的卻非最新鮮。
因為很多漁民早上在附近水域捕魚,中午才拿到海鮮檔賣。
故中午十二至三時是最佳入貨時機;太遲,好貨又沽清。以下這四家海鮮檔,都是大師姐的心水。

罕見游水海魚

榮興開在街市的一角,檔前只有兩個小發泡膠箱,相當凋零。看一看箱內游着水的魚,才知禾稈冚珍珠,白鱲、細鱗、雞籠䱽、石剎,品種罕見,連從未見過的鯡魚也有,但大多是細細條。
檔主是水上人,每天在本港海域捕獲少量魚穫即拿到街市賣。價錢亦不貴,一條野生細鱗,一斤十両重,賣$160,比人家平一半。來逛一轉,隨時有意外收穫。
兩小箱游水海魚數量不多,但款式少見。
海細鱗$96/斤

榮興

地址︰鴨脷洲市政大廈地下街市 F16
電話︰從缺
營業時間︰ 7am-7pm

本地野生蟹

夏日是本地蟹的當造期。滿記就有多種本地蟹賣。檔主本身有細漁船,往本港水域放網圍捕蟹隻,另外每日亦會跟其他漁民收購幾十斤本地蟹,包括白蟹、紅蟹、藍花蟹,甚至罕見的麵包蟹,分門別類,自家綁上水草,放在水中售賣。檔主很均真,只用一條幼身水草綁蟹,不會呃秤。首選外殼暗褐色的白蟹,外間少見, size較大,每隻重十両至一斤以上,樣子雖醜,但蟹膏極為豐腴,蟹味鮮甜,炒和蒸都美味。
放大圖片
滿記的蟹全是本地產。
放大圖片
白蟹$140/斤

滿記

地址︰鴨脷洲市政大廈地下街市 F1
電話︰ 25531523
營業時間︰ 7am-7pm

最多靚海蝦

鴨脷洲街市的魚檔幾乎全由水上人包辦,主力賣本地海鮮。例外是亞洲神話,主攻魚類批發,特別是進口飛機貨,如游水的印尼星斑、英國麵包蟹、南非龍蝦、澳洲黑鮑魚。
然而最吸引老饕的是這裏的活蝦,像赤米蝦、花竹蝦、海中蝦,間中還有九蝦,全部用水養住,十分生猛。原來她亦兼營本地海鮮批發,每日大量入貨,漁民捕了蝦,都會大批交貨給他。活的海蝦味道甘甜,肉汁多又鮮,白灼非常美味。價錢亦平宜,蝦價比鄰檔每斤平約$20至$40,相當抵食。
放大圖片
亞洲神話主要做批發海鮮的生意。
放大圖片
花竹蝦$160/斤

亞洲神話

地址︰鴨脷洲市政大廈地下街市 F3
電話︰ 25802630
營業時間︰ 8am-7pm

乾淨貝殼類

位於市政街市中央的穩記,檔子由洪哥三兄弟所開,有自家大釣艇出海,可到本港較遠水域捕魚,也能捕獲較多的貝殼。在這裏除了可找到少見的白鴿魚、紅壇魚,還有大量夏天當造的貝殼,花蛤、蟶子、東風螺、花螺、扇貝……,全部即日新鮮捕獲。
難得的是,即使是街市檔,也很細心,養住海產的水經濾水器和紫外光雙重過濾,水質清澈乾淨,叫人吃得放心。另外蜆類又用海水加過濾過淡水浸一兩小時,讓牠吐沙,買回去即可烹調,很方便。
放大圖片
花甲$40/斤
放大圖片
紅壇魚$35/斤
放大圖片
貝殼類款式最多,一盤一盤的賣,明碼實價。

穩記

地址︰鴨脷洲市政大廈地下街市 F9
電話︰ 9777 9325
營業時間︰ 11:30am-7pm

來料煮海鮮最耍家

買齊生猛海鮮,老饕就會就地正法——
拿去街市樓上的熟食中心交給食肆烹調,來頓豐富的午餐。
這裏有四家專門替客人來料加工的檔位。
每碟收費$25-$50,價錢差不多,烹調技巧卻有高低。
放大圖片
大部分客人上熟食中心都會帶來生猛海鮮選店子代煮。
放大圖片
葉德豪煮海鮮經驗老到,鑊氣十足。
試勻了四家店。
「食記」清蒸、炒的功夫略嫌過火;
「耀記」炒功合格,但芡汁太濃稠,蓋過鮮味;
「陳新記」,火候控制麻麻,令海鮮過熟;
最離譜是點豉油王炒蝦,卻來了白灼蝦,「蝦」已成炊,令人氣結。只有德發,水準最標青。
店子在六十年代已在鴨脷洲做大牌檔,現傳至第三代。大廚兼老闆葉德豪自小跟父親學廚,雖只有三十多歲,經驗卻老到。
豉椒涼瓜炒白蟹,鑊氣十足,入口生熟度剛好,涼瓜的味道和豉椒汁都剛好掛入蟹肉內。
蒸魚火候亦佳,剛離骨。其他菜式,都做到突顯鮮味的效果,秘密是師傅烹調海鮮時,會下一些用豬骨熬了五小時的湯頭,提升鮮味。
放大圖片
煎封海細鱗(油料費$35)
重一斤以上的細鱗炒球或煎封最好,大條的細鱗肉較粗糙,煎封過的魚肉質較滑,十分香鮮。
放大圖片
豉椒涼瓜炒白蟹墊米粉底(油料費$45,米粉加$10)
蟹肉剛熟,朕朕豉椒和涼瓜的美味,以米粉墊底是不浪費上乘的蟹肉汁和豉椒汁,更添滋味。
另外,炒的菜式芡汁也濃淡適中,沒有過濃的通病。
德發還有一優點,就是常備時令瓜菜,如冬瓜、涼瓜、生菜、白菜等,食法上較多變,不像隔鄰其他檔口,沒有瓜菜提供,做法就只有清蒸、蒜茸豆豉炒等。真的要配海鮮,就要自家來料。
招呼也好,由葉師傅母親及太太負責,會記住客人的名字,故有不少熟客光顧,大家有傾有講。就算偶有失手,下次仍會回頭光顧。
這裏除了為客人炮製海鮮,也提供炒粉麵,如乾炒牛河。
很多客人點海鮮之餘,又會點炒粉麵。
點了一整桌都是餸菜,但以六人來計,買齊魚、蝦、蟹,加上二百多元油料費和其他菜式,合共才八百多元,平到笑。
難怪愈來愈多區外人假日專程來吃海鮮。
放大圖片
豉油王炒花竹蝦(油料費$30)
花竹蝦爽甜鮮美,豉油味鮮甜,盡滲蝦肉中,十分惹味。
放大圖片
磨豉豆瓣醬炒花蛤(油料費$25)
買來的花蛤已吐沙,炒來軟滑鮮甜,磨豉和豆瓣醬味盡掛蜆肉中,乾身味美。
放大圖片
豆腐白菜滾石九公湯(油料費$25/二至四人)
滾石九公會逼出一鍋奶白的湯,魚味鮮甜到了不得,配豆腐、白菜更清鮮好味。
放大圖片
客人陳小姐(左三)常帶同一班好友來幫襯,她說:「我住西環,專登嚟呢度食海鮮,德發真係平靚正,煮得好,招呼又超好,我哋都好鍾意。」

德發

放大圖片
家庭式經營。左起:葉媽媽、葉太和大廚葉德豪。
地址︰鴨脷洲市政大廈二樓熟食中心 CF5
電話︰ 2580 9080
營業時間︰ 11am-5pm
平均消費︰$130(海鮮+加工費)

夜幕低垂,也有鮮可尋。

放大圖片
發記門外,一排排三四十款海鮮列陣,像個街市海鮮檔,陣容鼎盛。
到鴨脷洲街市買海鮮即煮,又平又正。
可惜是中午限定,因下午四時後,優質本地海鮮都被掃光。
晚上才來的海鮮迷也不用惆悵,鴨脷洲大街還有一條「海鮮街」,短短兩個街口有四家海鮮飯店,亦有野生海鮮供應,客人不用自攜,十分方便。哪家好?以往我會去海港,最近我的新歡是發記小廚。

陣容鼎盛海鮮檔

選發記,全因她完全滿足我吃海鮮三大要求:選擇多、價錢平、煮法有特色。
在鴨脷洲大街的海鮮菜館中,她的形象最突出。
門外一箱箱海鮮列陣,由門口延伸到隔鄰鋪位,足足霸佔了半條行人路!氣泵膠桶魚網擺滿一地,更不時有魚從水中躍出,弄得一地濕漉漉。
黃花魚烏頭大眼雞油鱲仔金鼓,奄仔赤米吊桶東風螺,鮑魚紅蟹瀨尿蝦蟶子……有大路的進口海鮮,也有本地野生海魚,分門別類,琳琅滿目,最少二三十款,陣容是全街之冠!
晚飯時間,客人圍着檔口指指點點揀海鮮,一個魚王兩個夥計,秤海鮮介紹食法兼落單,再將海鮮放在桶中,直送進廚房,忙得團團轉。
放大圖片
老闆娘 Cathy也熟悉海鮮,對食味也很講究,接手發記後,不少菜式都經她改良。
放大圖片
老闆之一松哥本身做海鮮批發,每晚都會鎮守店中,為客人介紹和挑選海鮮。

後台強勁

以前也來過發記,但海鮮選擇不及現在多。
原來舊老闆退休,接手的是兩位海鮮界強人。
一個是香港仔魚市場松記海鮮的話事人松哥,在香港仔、鴨脷洲和網上做海鮮批發零售;老闆娘 Cathy來頭更勁,是灣仔鵝頸橋街市東興海鮮檔的揸弗人,一個檔口橫跨四間地鋪,全街市最大;每日入口海鮮以噸計,供應灣仔區百多間食肆。
兩個海鮮老行尊,本來做批發,印印腳等收錢,偏偏覺得悶,開食店開上癮,之前在灣仔開了火鍋店松本鮨鍋,兩個月前接手發記,做街坊海鮮飯堂。
放大圖片
客人親自挑選海鮮,夥計會秤斤両,並介紹食法。
放大圖片
沿用舊店裝修,一派街坊飯店格局;侍應招呼親切,街坊和區外客都吃得自在。
放大圖片
自家製鹹鮮,每天只限十多條,手快有手慢無。
放大圖片
白灼赤米$68/例
赤米肉質偏腍,但味道極鮮甜,蝦頭的膏也很甘甜;不用蘸豉油吃。

平價益街坊

近水樓台先得月,海鮮自家供應。老闆娘下旨,做街坊生意要平靚正;昨天松記的海蝦平,就取松記的;今天東興的黃花靚,就選東興的;定價亦低過人;款款列明價錢,大部分更逐份計或設例牌,令人好預算。當造的奄仔每両$10,比外面的酒家平兩三成;中型扇貝,外面三四十元一隻,這裏$55有 6隻;油鱲仔逐份計,$58有三四條;$38的例牌跳螺滿滿一碟,街市價錢,平到笑;又不另收油料,魚價多少收多少;吃慣西貢海鮮的客人,無不雙眼發光!
「平價還平價,我只揀頭手海鮮,絕唔會貪平執尾貨!我唔怕客人貨比貨 o架。」松哥說。
牙擦擦,因為松哥有自家的漁船每天往離島對出近中國水域拖網捕魚,常捕到野生海魚,如燕星紅雞黃衣臘腸馬友……
連平價的泥鯭都是銀白皮的野生貨,不是綠色沙皮的養殖魚,行內人一睇便知。
除了自家捕魚,他們又有合作多年的供應商供貨,罕見的東沙紅頸衣、深海大泥鯭等海魚,都會優先供貨給他們。
放大圖片
大廚入行廿多年,一直專責炮製海鮮,功夫紮實。
放大圖片
涼瓜炆魚春$52/例
鰵魚春甘腴富油香,不腥;配涼瓜,恰好中和魚春的膩感。
放大圖片
麵醬蒸黃花$45/例
海黃花 size的骰,肉質嫩滑無比,配麵醬蒸,甘甘鹹鹹好送飯。
放大圖片
艇家吊桶$68/例
新鮮吊桶, size細細卻極鮮甜;炸香後以豉油和大澳蝦膏炒香,濃香惹味,有點似煨魷魚。

艇家風味

「在鴨脷洲,識食的大有人在!貨真價實才可以在這區立足。」 Cathy說。
何止貨真價實?煮功還要了得。清蒸白灼椒鹽炆炒油鹽水都難不到入行廿年的大廚。
細條的海黃花,魚肉剛好離骨,滑不溜口;招牌的大眼雞魚湯,湯底用四種海魚共十斤熬足三小時,不下味精,奶白濃稠,魚味濃得化不開。
但這區的海鮮菜館,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有很多艇家風味的菜式,白灼赤米、煎鹹鮮、蒸魚乾蝦乾吊桶等,都是漁民街坊至愛。
以前區外人不懂得吃。後來多了名人食家光顧,撰文介紹,才多了一批知音人。
最特別是一道鰵魚春炆涼瓜,鰵魚春雖屬下欄,但正值當造期,特別豐腴甘美。
相比起以前的發記,海鮮小菜已脫胎換骨;只是街坊格局依舊;零裝修,熒光餐牌貼滿一牆;地板滑溜溜,餐枱密質質,全是大圓枱,兩三人來,例必搭枱。
「裝修太靚,風味全失!這才是庶民海鮮風味嘛!」 Cathy笑說。
放大圖片
白灼三寶$52
被客人戲稱膽固醇三寶;三寶即墨魚、豬膶和鵝腸,簡單白灼,火候到家,豬膶軟滑,墨魚爽口彈牙。
放大圖片
果皮蒸金鼓$9/両(時價)
金鼓肉質腍滑,魚味適中,配果皮蒸,可辟去甘苦味。
放大圖片
煎鹹青根$48/例
自家用鹽醃一會,慢火煎香,外表脆,內裏嫩滑,魚肉鹹鮮兼備,佐啤酒一流。
放大圖片
招牌大眼雞魚湯$48/例
奶白湯底以四種海魚熬三小時而成,無味精,魚味鮮濃;加大雞眼再滾,魚味更富層次。

發記小廚

地址︰香港仔鴨脷洲大街 57-63號利是大廈 B、 C鋪
電話︰ 2580 8528
營業時間︰ 5:30pm-2am
註︰海鮮價格會因應市場浮動。
平均消費︰$200

Asti地區的Moscato

當人生進入另一個階段,已不能像年輕時喝得那麼凶,汽酒,似乎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香檳固佳,但就算最好的 Krug或 Dom Perignon,那種酸性也不是人人接受得了。
當今我吃西餐時,愛喝一種專家認為不入流的汽酒,那就是意大利阿士提 Asti地區的瑪絲嘉桃 Moscato了。

Moscato又叫 Muscat、 Muscadei和 Moscatel,是一種極甜的白葡萄,釀出來的酒精成份雖不高,通常在五六度左右,但是充滿花香,帶着微甜,百喝不厭。
年份佳的香檳愈藏愈有價值,但瑪絲嘉桃是喝新鮮的,若不在停止發酵時加酒精,最多也只能保存五年,所以專家們歧視,價錢也賣不高來。

通常當為飯後酒喝,我卻是一餐西餐,從頭喝到尾。第一,我不欣賞紅白餐酒的酸性,除非是陳年佳釀,喝不下去,一見什麼加州餐酒,即逃之夭夭。
啤酒喝了頻上洗手間,烈酒則只能淺嚐,瑪絲嘉桃可以一直陪着我,喝上一瓶也只是微醺,是個良伴。

女士們一喝上癮,但也不可輕視,還是會醉人,我通常會事先警告她們。
近來和查先生吃飯,老人家也愛上了這種酒,雖有汽,但不會像香檳那麼多,喝了也不會打噫。

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欣賞,在大眾化的酒莊也能找到。牌子很雜,可以一一比較後選你中意的。為了這種伴侶,我專程到 Piedmont的 Asti區去尋找,叫 Vigneto Gallina的最好,商標上畫着一隻犀牛。

各位有興趣,不妨一試。 (
蔡瀾

TST AL MOLO

Salsiccia$148,侍應推介的 pizza,明明是 broccoli rabe,但似炒燶的菜心; Scamorza的芝士味亦無乜。

    Salsiccia$148,侍應推介的 pizza,明明是 broccoli rabe,但似炒燶的菜心; Scamorza的芝士味亦無乜。

    尖沙咀海運大廈地下,對海一列餐廳,面向郵輪碼頭,景觀無敵。 Caffe Habitu搬走後,靚鋪懸空,一直好奇由哪一間餐店頂上,求神拜佛是新名字,不要再由連鎖店壟斷,浪費大好位置。結果,開估是大名鼎鼎的米芝蓮星級名廚 Michael White。難免期待。

    Michael White在紐約共打理三間意大利菜餐廳,加埋,拎過六粒米芝蓮星星。 AL MOLO是 Michael White首次進軍海外的試金石,派出徒弟 Jimmy Everett擔任行政總廚。餐廳名字 AL MOLO是意大利文,解碼頭。改得個咁有詩意的名字,加埋 Michael White個名,仲唔係行 fine dining路線?
    訂了枱,揀平日夜晚幫襯。第一眼嚇到我的,不是有人排隊不是環境豪華,是放於門口一張宣傳海報,自助午餐$148。$148?如果是 fine dining,平爆。我從來唔相信貴嘢先好食,又貴又難吃是很常見的自然現象,一點沒有驚訝,但有了消費指數比預期低的心理準備打底,我的包容力已經相應作出調整。
    行入餐廳,還是有點點驚訝。環境格局是典型西餐廳情調,但座位擺放未免太密,在兩邊座位中間擺多一行四人位,如果坐滿客,正常人應該無法步行穿過,逼到呢,似去屋邨茶樓搵位,但係人哋茶樓光光猛猛,呢度就黑黑沉沉……

    又係 open kitchen裝修,班廚非常輕鬆,你見到一嚿嚿冰鮮雞冰鮮豬被搬出雪櫃,胃口即大減。

    意粉製造位置面向商場方向,任人參觀,背後便是通往廁所的走廊,更惹味。

    平吖嘛,當然要坐逼啲做多啲客, OK,我明白。打開餐牌,果然夠平, pizza平均都係$120左右, Pizza Hut或芝脆雞價位,你去連鎖意大利菜餐廳 order都差不多。叫侍應來推介,沒有笑容,不主動解釋,企得很直,說話很細聲,以為我們一定聽得很清楚,跟你去快餐店見到那些年輕兼職學生的服務態度,差不多。上菜速度超快,好似點完菜唔使五分鐘已經煮好食得,比你去大××吃個叉雞飯還省時間。根據侍應推介點了幾道菜,最令人難忘是那個號稱必須一試的 Salsiccia pizza,上枱時,食物溫度應該接近室溫,不夠熱,逼不出芝士味, pizza上的菜一條條無水分似菜乾,屍體般形狀攤放在餅底上,很失望很失望很失望。我以為只有呢碟失準,跟手上場的意大利雲吞也遇到相似情況,又係唔夠熱;另一碟羊肉亦明顯吃得出食材不夠新鮮。食完,未食飽,但想再 order的意欲已經沒有。

    埋單,三個人食餐不太飽肚的晚餐,冇開酒,$949。講真,唔貴,以同區同級米芝蓮餐店之米芝蓮名氣,算好平,睇睇張單,原來收多一蚊,捐去 Room To Read的慈善計劃,你捐一蚊,佢公司又捐一蚊。但係現場無人解釋無人通知老奉一樣,我不可以不喜歡做善事嗎?幫襯之前,你又唔同我講定先?我向來覺得飲食是主觀的一件事,我覺得好,你未必;我批評,你也可以持相反意見。但吃完這一餐,在座三個人,大家都話情願出去加個漢堡包或雲吞麵。無辦法啦,新開張,侍應已經夠數,但唔醒目,無人主動執碟,搞到上菜時客人要幫埋忙執乾淨個位俾侍應放菜,仲唔係快餐店或茶餐廳?

    Carpaccio$138,薄薄一片生牛肉,算鮮甜,頭盤是整餐飯最出色。可能,因為,不用熱食。

    Agnello$298,將羊扒切成一塊塊上枱,可惜羊肉不新鮮,又係衰唔夠熱,令羶味更明顯。

    Pansotti$148,本人熱愛 Ravioli,但呢碟,號稱是 slow cooked tomato,我完全食唔出番茄味。

    試食時,人客不多,還可以,但想像不到坐滿客時,會逼成點。

    始終是無敵維港景殺食,你訂位,記得訂露天位,闊落得多,有酒吧枱,係多啲人食煙之嘛。

    評分

    食物:★★
    服務:★★
    環境:★★★
    價錢:★★★★★

    AL MOLO

    地址:尖沙咀廣東道 17號海港城海運大廈 G63
    電話: 2730 7900

    TST 鳥華拉麵

    鳥華

    地址:尖沙咀河內道 5號普基商業中心地下 3號鋪
    電話: 2366 1332
    營業時間: 12nn-11pm
    平均消費:$80/位
    泊車: K11/ 25小時

    MK 東京築地拉麵

    豚角煮醬油拉麵$48(東京築地拉麵)<br/>豚角炆足五小時夠入味,醬油湯底甜味重,帶有微微黃豆香,拉麵亦富彈性,分量十足,價錢比坊間拉麵店還要平。

      豚角煮醬油拉麵$48(東京築地拉麵)
      豚角炆足五小時夠入味,醬油湯底甜味重,帶有微微黃豆香,拉麵亦富彈性,分量十足,價錢比坊間拉麵店還要平。

      東京:傳統醬油新派雞湯
      1910年發源自淺草,根據中華麵作藍本,首次將叉燒、竹筍當成配料。最主流湯底要數醬油味,用豬骨或雞清湯,靠醬油或木魚汁提味。講求味道有層次,麵條多幼身微曲。

      東京過江雙龍

      東京築地拉麵總廚曾到築地有 40多年歷史的井上拉麵學藝。這間立食麵店獨沽一味只售醬油拉麵,曾被稱為天下第一麵。香港徒弟的做法亦忠於原著,熬好豬骨清湯,再淋上由兩種日本醬油調成的湯膽及香葱油。 2005年,東京開始掀起雞白湯熱潮,始祖 kibi姊妹店鳥華以約 70公斤的雞殼、雞腳等慢火熬 6小時,配上來自總店的湯膽。湯底明顯比豬骨湯清得多,吃罷唔會滿口油膩。

      雞白湯拉麵$65(鳥華)
      雞白湯選用冰鮮及新鮮雞熬成,含有高蛋白質及骨膠原,清淡但鮮味,沒有一般豬骨般 heavy,配料有嫩滑的雞上髀肉及爽脆的日本貢菜。

      東京築地拉麵有自家製麵機,用雞蛋、鴨蛋混合麵粉製作。

      東京築地拉麵

      地址:旺角彌敦道 639號雅蘭中心二期地庫
      電話: 2625 9200
      營業時間: 11:30am-11pm
      平均消費:$60/位
      泊車:朗豪坊$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