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馬德里

細心呼吸馬約爾廣場的氣息

 

以歐洲首都來說,馬德里算是非常年輕,才不過四百多年歷史。它的美麗、璀璨,要從1561 年菲利浦二世決定由舊都托雷多遷都至此才綻放出來。

 

然而那個年代卻又是西班牙揭開黃金盛世的一頁,透過殖民地的擴張、海上的無敵艦隊、一桶桶黃金、瑪瑙、白銀毫無阻撓地進入馬德里,促使它在短時間內掘起,瞬息間成為西方世界的焦點,亦是西班牙人最自驕自滿的日子。所以馬德里不單是首都,也是光榮的印記、綺麗的回憶。

 

遊馬德里很愜意,地形不算太大,景點都可以徒步到達。感受它的氣息最好由西班牙的中心地方——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開始。

 

說它是西班牙最中心的地方準沒錯,它既是馬德里的交通樞紐以及購物區,亦是政治部門的聚集地點。在自治政府廳的大門前,更可以看到一塊刻�「0 km」的金屬標誌,意思是這點就是國土的中心,所有距離都由它開始向四方八面射出。太陽門以前真有其門,它的設計是一個巨大日規,四周豎立�不同的門(gate),因此整組的建築是一個顯示時間的巨大時計而得名。然而這個門,也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壁壘!

 

1083 年天主教徒從回教徒手上奪回馬德里後,便以此門為界,門以北屬於天主教國度,以南則是回教徒及其他異教如猶太教徒的地方。因此太陽門可詮釋為歐洲天主教肘足的極限,門內是自己人,門外則是外族,就像我們中國的玉門關。

 

廣場隔絕馬路噪音

 

旅遊太陽門廣場一帶,最緊要夾時間。除假日外,每日早上十時、十二時、下午四時等三個時段,都有由旅遊局訓練出來的義務導遊,在卡洛斯三世銅像前免費帶�有興趣的旅客,以徒步方式用三十分鐘時間為大家邊行邊講解馬德里的重要歷史。筆者有幸,遇上一個在大學攻讀歷史的學生做嚮導。

 

在大學生義務嚮導帶領下,我們從太陽門走到馬德里的地標馬約爾廣場(Plaza Mayor)。

 

進入大廣場得要穿過一道二十呎高、由花崗岩砌成的券拱,甫進入廣場便驚嘆券拱內外的差別:券拱外還是繁忙的城巿交通街道,券拱內則是一個碩大無朋、寧靜的方形廣場。為什麼聲音會被隔絕於外?原來廣場的設計是密封式的四方形建築,有別於其他歐洲廣場的開放式設計。置身廣場之內,便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任你三百六十度轉身也只會望到周圍三層高的建築物,給剩下被屋簷切割成方形齊整的天空。

 

以前讀過的建築書都說馬德里大廣場是歐洲其中一個頂尖設計廣場之一,的確廣場的構造非常工整及耐看,三層高、稜角分明的磚紅建築壓在四邊共一百多道二十呎高的流暢券拱走廊之上;而券拱又起�進出廣場出入的功能,使密封式的設計,除了可以與外界保持溝通外,又自成一派築起一個獨立的小天地,確實很美,很有意思!建築物的牆上密布了兩米高的白色陽台式窗框,窗框之間又畫上不同的基督教及西班牙歷史人物,盡顯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采。整個廣場中央,只放下一個不大不小的菲利浦三世青銅像壓鎮。由於建築不高,因此陽光可以滿瀉在廣場任何一個角落,簡潔而優美。

 

現時券拱走廊下都是小酒館及精品商店,遊人從那百多道的券拱穿梭進出。由於廣場實在太大,怎樣看都是空盪盪、永遠填不滿的樣子,因此在繁忙的馬德里巿內,它便成為一個讓悠閒的藝人、遊人和當地人聚腳的世外桃源。據導遊說,廣場也曾是皇帝閱兵的地方,券拱的二十多呎高度是為了能讓騎�大馬的騎兵,手執國旗長茅,從四方八面朝聖之用。加一點想像力,幻想百多券拱下都擁擠�騎兵,也真夠氣派!

 

新教徒處死之地

 

廣場雖美,卻有血腥過去——曾經,它是令當地人聞風喪膽的審判場地。在十五世紀時,它是用來審判新教徒的刑地,一批批不肯歸順羅馬天主教的新教徒便在眾目睽睽下被處死。觀看的人,便站在這二百六十四個陽台上吶喊�……遊馬約爾廣場千萬不要趕急,要呼吸它的氣息,最好挑一間小酒館坐下,叫一瓶西班牙著名的水果酒及佐酒小吃(Tapas),然後看結他浪人的彈奏、肥佬樂隊的色士風組合、情深擁吻的情侶,不同面貌的馬德里人在你面前流過。就如導遊所說,要感受馬德里,最好的地方就是這個廣場。

 

黑幕拉下,廣場橘黃色的街燈亮起,眼前又出現另一個風情馬約爾廣場了。

 

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