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抗氧化

顧小培

抗氧化

 

 

中文有不少詞語是外來語,來源之一是日本。近年來,取日語而用的趨勢,好像變本加厲,範圍遍及一些日常用詞,例如「人氣」和比較近期的「宅男」。另一方面,可能因為日本先有明治維新(1868年)的創舉,有人便以為一些譯自西方科學的名詞,也是日本人首創,之後中國學者在翻譯時因利成便,就地取材而採用。

 

這種說法自有其道理,但並非一定如此。單以「與西方學者交往」來說,中國比日本早得多。例如耶穌會傳教士畢方濟(Francesco Sambiasi)和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都是在1620年之前來華的,比明治維新早了二百多年。

 

清末有一位科學家徐壽,與我是同鄉(江蘇無錫),乃中國近代化學啟蒙先驅。「化學」一詞,早在1857年已有中國人王韜在用,徐壽則創造了「化學元素」這新名詞。至於日本,最早譯chemistry為「舍密」,後來才跟中國人改稱為「化學」。

 

世界上所有具實質的東西,都可說是化學物品。有些東西的化學性十分穩定,億萬年都不會改變,例如氧氣。氧「分子」(Molecule)包含兩個氧原子。為什麼是兩個原子併在一起,而不是三、四、五個?簡單解釋,每一個原子都有一個原子核和一些圍繞�原子核不停地轉動的電子。電子有它們的軌道。第一層軌道可以容納兩個電子,第二層和第三層分別可以容納兩個和六個電子。氧原子中有八個電子,先佔第一和第二層,各有兩個,因此都「飽和」了;其餘者在第三層,但只有四個,乃是「不飽和」,所以,單一的氧原子便不穩定。

 

氧原子達到穩定的方法,是去「孖」住另一個氧原子,大家「拿出」兩個(在第三層的)電子來「分享」。這樣便皆大歡喜,從此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若因某種原因,一雙雙、一對對的氧分子被拆散,但不是平分電子數目,而是(例如)一個氧原子有五個電子在第三軌道,而另一個則只有一個,這些氧便叫氧游離基。這些氧游離基會是十分不耐煩,為了要重新返回「飽和」情況,會想盡辦法去「孖住」任何迎面而來的東西,希望可以重新有6 個電子在第三軌道。在「不擇手段」下,氧游離基會破壞其他分子中電子軌道的「和諧」。假如這個「其他分子」是一個蛋白質,這個蛋白質便能被氧游離基破壞;若遺傳物質DNA被襲,細胞便可能癌變。

 

為什麼細胞外或內會「無端端」出現氧游離基?最大的外在原因是香煙,包括二手煙,其次是汽車的廢氣,還有是炸油的「油煙」。這些外來的氧游離基可以令肺細胞受傷,導致肺炎,慢慢轉為肺氣腫或肺癌。若肺部每天吸入大量的氧游離基,以致一些氧游離基進入了血液循環系統,便會氧化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肪蛋白」,從而引發血管硬化。若血液中的氧游離基去到大腦組織,例如「黑質區」,可會令黑質區內的多巴胺神經細胞受傷,甚至死亡,這便是柏金遜病的起因。